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34943|回复: 1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全手工和半手工(紫砂壶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1 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手工紫砂壶和半手工紫砂壶的区别是什么?

说到紫砂壶,我们得区分一下紫砂壶中模具和手工的概念是什么。

首先就要说一下紫砂壶有哪几种成型的工艺:

  1、灌浆壶 就是先把泥料搅拌成浆糊状态,然后注入石膏模具内,稍等一会儿,再把注满的泥浆倒出(俗称回浆),一般常用与抵挡商品壶。

  2、沾浆壶,喷浆壶。

  3、拉胚壶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媒体经常会见到的,就是在电动转盘上固定一块软的泥块,当它转动时用手工捻出你想要的造型,然后在用工具精修(这种成型技法不适应真正的紫砂泥),一般常用于化工泥,朱泥等。

  4.一般的模具壶,就是紫砂壶的所有附件,包括壶身都是借助模具成型的,一般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的生长,可以达到统一规范的目的。

  5、所谓的半手工壶,就是壶身、壶盖、壶纽、壶把、壶嘴,其中有部份是借助模具成型的,一般的工艺师到顾景洲大师都作过的。

  6、关于手工壶,纯手工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种包饺子、包元宵的的手法。紫砂陶艺高超的手工制作技巧让观者无不惊叹。当看了工艺师们为了做好每一款作品而积累起来的整箱整盒的塑胶、角铁 、木、竹、陶质各式工具时,就更能想像从事此工作的艰辛。一名有成就的艺师,必须兼有竹、木、铁工的基础技能,制作的工具不仅得心应手,还要外形美观。一般辅助性的模具也是自己动手。(例如:虚驼,囊只)
                     
    诸位壶友,当今的紫砂壶不要过分的追求是否全手工、半手工或纯模具。要追求一个泥料是否纯正,传统器形的美感是否到位,壶作的有无欣赏之处,似乎更好一些。殊不知,打有紫砂开始就已经有模具诞生,所谓供春“斫木为模”也就是用的模具。所以,不管怎样做紫砂壶,只要能表现制作者的艺术水准,文化底蕴,以及对紫砂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的作品,又得到广大紫砂爱好者的青睐的作品,我认为都是好的,受推崇的艺术品。你想,再不好的壶,除非灌浆壶,其它虽有模具支持,但也要经过深筒加工,接嘴,接把,作的子,表里面处理等工序,最后还要经过火的锤炼。所以追求全手工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就易造成对艺术综合评定的偏激,亦容易走入歧途。也就不能真正领会一个制作者内心独白和对紫砂艺术的真正领悟。
            
    很多壶友会问,是不是非全手工的就不好?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做的不好的全手工壶还不如模具壶,有些壶型还只能用模具成型,全手工还做不了。还有会问半手工和全手工在价格上笼统的来说会相差多少?其实这个没法比,做的好的半手工的比做得不到位的全手工的价格肯定是要高,这个是要看做功的。只能说:多看,多比,看自己口袋大米情况买壶,买最适合自己的壶。就像qq和宝马一样都是汽车。

    如果从艺术角度理解,无论手工或模具,只一两把还可称其为艺术品,如果过多过滥,就是商品,相信壶友们不难界定!!!

    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的区别是什么?
    做壶人的观点是:茶壶不管怎么做!关键是最后的结果。不管用的什么方法,怎么做,所作的壶要作出感觉来。这才重要。现在紫砂一厂的通行做法,手工拍打身筒,模子准形。这类做法也就是现在意义的手工制作。你现在让一厂的大多数艺人全手工制作作品,不是不会做,问题是假如真的这样做了。恐怕大家又会嚷嚷茶壶怎么做到这个样子了。
            
    过年的时候和一个高级工艺师闲聊。他讲了句笑话,说如今在市场对壶的工艺要求实在有些“无理”。顾景舟大师倘若再活过来再做壶,可能壶都卖不掉。问他此话怎讲?他说,现在市场对手工艺品的要求太高简直是太苛刻了,要的是机械的精度。如口盖最好是静配合!对嘴、把的要求也是极致化,毫厘不差。泥料既要求是老法配制,又不可以有一丁点杂点,这可能吗?
           
    这位老师的话,说的虽有点过,但目前市场对紫砂的期望存在“诱导误区”。当然这责任,不应该由玩家来负。主要的根源还是在紫砂的业界。紫砂理论上的探讨滞后,和部分商人的故意渲染把大家对紫砂审美的观念扭曲了。
         
    我们喜欢顾景舟,不是就是因为顾先生展示的这种艺术感觉吗?以前艺人做壶,每一把壶,可能是成百上千的复制,这样形成自然的熟练。这一点当今艺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一些老艺人不会用模只,但手工制作的传统类型的茶壶可以比模只挡出的更快。但他们也不可能象如今的艺人做的如此精细,因为他们时代尚没有“线切割”工具。现在好多壶友,玩壶的方式,是值得商榷的。还是这句话,茶壶如何做,是方法,重要的是成品的感觉。假如作品和玩家的交流能产生共鸣,玩友读懂作者所作作品流露出的精神,情感。我认为这和用何种方法并不重要! 
           
    我们网站上好多壶注明是手工壶,没有说明是否是全手工。有人以为我们是打马虎眼。这是误解我们的初衷了。因为现在意义上的手工壶,就是如此!我们这样注明也是对大家一种负责。假如我们也象别人一样注明这是全手工壶,我认为这对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全手工壶作者是不公平的。 一个作者运用那种方法做壶,主要的因素,是看成形特性,有的壶必须用模只,而有的部分用,有的则完全不需要。模只也只是制壶过程中的某道工序而已。我在此说这样的话,绝对没有伤害别人的意思。我只是就是论事罢了。
         
    半手工的说法我认为有些“牵强”,现在流行的说法,两爿合拢的方法,就是半手工。其实合爿的方式历史上就有,不是今人的创举。曼生壶中的合欢壶,大彬虚扁都是上下合爿的。不过那时不叫模只,叫“盔头”拱形内模称虚陀。盔头大多事用泥坯烧制的,而如今却是石膏做的。有人发给我一张图片,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老艺人做的“传炉”壶,发现对角有接缝线,问我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怎么会有“模只线”。我说,这把壶肯定是真迹。我见到过实物的。这线是沾接线,是因为沾接泥料湿度不一致形成的收缩差造成的。不一定是模只线。我的意思是说,有这样的线也不一定就是模只线,要具体看。

    其实当今制壶人,很用心计的,往往可以把一些痕迹隐藏掉,故意流下一些“所谓的全手工痕迹”这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再就是泥料,我记得网站以前也讨论过,天然泥料是不是可以存在一点杂点,有些人认为不可以,有的则认为这是砂泥料固有特性,肯定无法避免。我是赞同后者的观点。玩过老茶壶的人都知道,也能接受紫砂的“杂点”,认为这是紫砂矿料的一部分“内容”。而另外一部分人所持的观点却持相反的;认为既然有“完美无缺”哪就得无限趋近“完美”!这也有道理的,关键是我们接受的“度”。
      
    我曾经和一个来访的网友去看过给我们炼制泥料的工人的工作场面。他们是待泥料风化成蚕豆大小后人工删选杂质的。网友问我没有比这办法更先进的了?我说,我以前学的是这个专业,可以搞得很先进,机械粉碎,添加颗粒就可以了。就像以前厂里的这种泥!以前不是大家也认同吗?

    但是,我们要不是那种机械的均匀,我们要的泥料;颗粒,质感都要充分展示紫砂的特性,要这些特性就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因此也就只能“顾此失彼”。 壶友还有担心,模只会象印刷品一样复制。其实这不用耽心。模只在紫砂制作中只是一个非常短的一道程序。要想完成一件作品最重要的程序不是一个身筒。而是作品各个局部与整体的衔接过渡,我们讲‘切’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切’。这才真正代表作者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其实喝茶的壶不必在乎是否全手工还是半手工,全手工不见得就好到哪里,半手工的就不见得差到哪里,主要是泥料得纯、得正,不要掺有对身体有影响的添料在里面就行,往往模具壶是比较经典的壶型倒模出来的,所以看见比较好,又因为是批量制作所以便宜,用来自用还是不错的。打了也不太心疼,呵呵.......
    其实不然,半手工壶也同样有大量的手工成分,与全手工壶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身筒和盖子的成形方式上。这里只以身筒的制作过程为例给大家做个简单对比。

    全手工壶用泥片围起身筒后,一个手垫在泥片内侧,一个手拿竹拍子在外侧拍打泥片,边拍边调整修饰慢慢成形。

    半手工壶用泥片围起身筒后跟全手工制作时一样,也需要先用竹拍子大致拍出一个壶的身筒(根据壶形不同该扁的扁该圆的圆,大小要与模具匹配),然后套上左右两片半模箍紧,用手或工具伸进去把里面已经大致拍好的身筒抵靠模具内壁并修饰规整,简称挡胚。而其他部分如壶嘴、壶把、盖钮的制作过程,与全手工壶是一致的。
|

    由此可见,半手工一点也不简单,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作者的制作功力。由于模具的应用,(相对来讲)半手工壶的壶身线条相比全手工壶要更规整更清晰。由于提高了紫砂壶的制作效率,半手工壶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对于日常泡茶、把玩、欣赏和感受紫砂乐趣来讲,半手工壶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有很多壶形(如各种筋纹器、鱼化龙、汪寅仙的曲壶等)设计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要借助模具采用半手工工艺制作的,全手工制作的反而不及半手工制作的更有气韵。

  |另外,全手工壶远远比大家想像的难做。功力火候未到的作者,或者作者对某一壶形尚未有一定的悟性时,做出来的全手工壶无论形制规整还是气度力度等等,都远没有半手工做出来的好。


  一把壶的真正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形做得是否规整到位,比例搭配是否协调,所用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清爽。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不管是否半手工制作成形,都是一把值得收藏的好壶!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6-21 12:1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6-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6-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6-21 12:31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6-21 12:42 | 只看该作者
比较中肯全面的解说。玩壶一定要先学习,要掌握一定的紫砂知识再考虑介入,如果是喝茶买500元左右的壶就可以了,如果是收藏价可高一点,如果是投资就另当别论了。一定要定好位,对紫砂有所认识才可买入。要注意价过低的壶不要购买,一般壶友不必要纠结于全手半手,当商家夸大全手作用时,请捂紧口袋,最好的方法是离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支持楼主。

点评

说得好。我支持。  发表于 2013-7-9 11:59
忠言。  发表于 2013-6-22 23:2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3-6-21 12:43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wangqi021china 发表于 2013-6-21 12:43

感谢支持,最近忙什么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46 | 只看该作者
尚儒 发表于 2013-6-21 12:17

感谢抽时间看此文章,欣赏支持
10#
发表于 2013-6-21 12:47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6-21 12:48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6-21 12:49 | 只看该作者
玉臻 发表于 2013-6-21 12:44
感谢支持,最近忙什么呢

最近工作比较忙。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54 | 只看该作者
1766046331 发表于 2013-6-21 12:42
比较中肯全面的解说。玩壶一定要先学习,要掌握一定的紫砂知识再考虑介入,如果是喝茶买500元左右的壶就可以 ...

谢谢支持,兄说的极是,有些买家纠结与全手工半手工之间,对于真正的玩壶人士来说不太可取,全手工也不见得做的就比半手工的好,半手工也有些作品工艺超过全手工,诸如有些喜欢问内壁是否有章,个人观念这些无需过于纠结,紫砂壶是有灵气的作品,泥料好是重中之重,每个壶友在选择作品有仅仅喝茶,送朋友,收藏,纯属喜欢,不管属于那种,切记不要过于纠结,一把好的紫砂壶您喜欢上了,说明有缘分,您觉得值多少就OK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54 | 只看该作者
醉壶缘 发表于 2013-6-21 12:22

谢谢欣赏支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2:54 | 只看该作者
肉蛋蛋 发表于 2013-6-21 12:31

谢谢欣赏支持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7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