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264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茶道用具] 创作产品--工夫四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4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夫茶在广东潮州府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工夫一般做费时以及费工夫解,除讲究沏茶、泡茶的方式外,这个“工夫”也还表现在对茶具的要求。“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最先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茶程式的名称载诸文献的,是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
历经岁月沧桑而流传下来的已是越来越少,除少量的老器外,文中的美好已经无处可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38 | 只看该作者
为此,余闲堂成立之初就启动该项工作,漳泉实地考察、古籍资料的检索,材料工艺的测试,包装的细节......一路走来,艰难而且坚定,各种喜乐,有了现在的呈现。
余闲堂将对物件的钟爱,延伸于对整个过程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创造的产品,不仅仅为了实用,也是内心所需,自觉而为,然后乐此不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43 | 只看该作者
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功夫来渝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
发表于 2015-8-4 09: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张图真是经典
5#
发表于 2015-8-4 11:28 | 只看该作者
深入民风但潮州应是源地.茶风更盛.杯若深也是清代描述潮州府工夫茗
6#
发表于 2015-8-4 12:39 | 只看该作者
碳炉砂跳在潮汕地己经很少用了,主要是现在大部分都住在商住楼里,起炭不方便且怕有一氧化碳,而且现在碳炉砂跳也早不是随手可得的东西了,贵了不普及了相对现代炉具不方便了,现在除了极个别商铺和个人在用,大部分都用现代工具代替,要求高点的用陶炉。不过泡茶的泥壶还是很普遍的当然最多还是盖碗!不管什么工具,在潮汕地区仍然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工夫茶!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0:27 | 只看该作者
铭茶 发表于 2015-8-4 12:39
碳炉砂跳在潮汕地己经很少用了,主要是现在大部分都住在商住楼里,起炭不方便且怕有一氧化碳,而且现在碳炉 ...

虽泥炉、玉书煨已渐次退出历史舞台,孟臣罐、若深瓯等茶具亦朝着简便实用的方向不断地改革, 但坚持遵古法制,继承传统,依然“泥炉活火,榄炭哔啵,砂铫煎水”还大有人在。
8#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0:28 | 只看该作者
六羽茶室 发表于 2015-8-4 11:28
深入民风但潮州应是源地.茶风更盛.杯若深也是清代描述潮州府工夫茗

潮州枫溪,一直错过,呵呵。
9#
发表于 2015-8-5 13:08 | 只看该作者
俺每周还生炉子煮茶!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7:57 | 只看该作者
蓝色氧 发表于 2015-8-5 13:08
俺每周还生炉子煮茶!

不将就!!!
11#
发表于 2015-8-6 23:19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12#
发表于 2015-8-7 08:27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47 | 只看该作者

眼见是缘,承蒙相惜,谢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2:48 | 只看该作者

眼见是缘,承蒙相惜,谢谢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7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