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220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滇说茶1001夜之287 何谓古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7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深圳茶博会上,有茶友问我:什么是古法制作?为何许多普洱茶企业都打着古法制作?为何大滇号不打古法制作?我回答说:你可以去问下那些打着古法制作的企业,古法是什么意思?答曰:古法就是手工制作。有的又说:古法就是家族传承下来的技艺。总之,古法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打上古法,就变得很厉害的样子,价格自然也可以高大上了。

    那么,大滇号没有古法,自然就没那么厉害了。老吴家制茶,第一代从我本人起,攀不上什么祖宗制茶100多年,所以不敢说自己古法了。然则,许多号称制茶世家的茶人,也不比区区在下高明多少,许多人实际上也是第一代,而且制茶方法都采用了淘宝体:无需上山,淘宝上抄写各种文案,复制编辑粘贴,就成了制茶世家,所以,对古法的理解也就差强人意了。大滇飞扬制茶,先以古人、今人论著为师,结合中茶制茶经历,然后亲上茶山收鲜叶、制毛茶、压制、发酵,所有环节从零开始学,至今九年整,故有所了解。对古法制茶,也从浩如烟海的文集里,有所摘抄。讲清古法这件事,首先回到大滇第一定律:原料+工艺+仓储,三要素成就了普洱茶。分析问题,自然也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古法,关于原料。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中有“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柔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的记载。由此可知,普洱茶在历史上即分为散茶(即毛尖、粗叶)和紧压茶(芽茶、女儿茶)两大类。所以古法的原料,制作紧压茶,是芽茶和女儿茶。

    叶少而柔嫩者,为芽茶,可见,这是当时最顶级的紧压茶。大体相当于一芽一叶或者全芽。采摘时间是农历二月,即公历3月左右。女儿茶,大致是小满前的茶即可,即农历4月,新历5月20日之前。约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春尾夏初茶,或者夏茶头一波。所以,若按古法来制作,要么全芽,要么一芽一叶,制作芽茶;另外一种就是截止小满前的茶,制作女儿茶。所以,有台湾茶人每年在新历4月20日-5月20日之间收茶,大致是正春茶结束之后才收茶。

    如果标称正确的话,那么可以推论,现在这些打着古法的厂家,实际上并没有搞明白古法是什么意思。如果真的是古法,那么,其用料既然不是春茶一芽一叶或者全芽,就可以推断有夏茶头一波的嫌疑。这也是大滇不愿意打古法的原因。就原料的理解来说,古法里的原料,都是古树或者乔木原料,这是第一点。那么,很多台地料就不能打古法。第二点,春茶无疑是最好的原料。从实际生产过程来看,古树茶春天这一波采茶周期大致从3月15日-4月20日。除了少量茶区,发芽较晚,从4月15日后才陆续采摘。就大多数情况来说,5月份的茶,并不好。按照古法未必正确。

    二、古法,关于工艺
    1、杀青
    古代应该是没有厚锅的,用很薄的锅来炒茶,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制茶师,是一个狠角色,社会地位相当高。尤其是贡茶的制作师傅,那更是万里挑一。用古法,用一口炒菜锅炒出好茶,这份功力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也是很多年前有烟味的原因。基本上是做工不良的标志。

    2、压制前处理
    众所周知,古法里面,毛茶压制前需要发酵,即所谓筑茶。这使得普洱茶利于现喝。所以,一直截止到1990年之前,普洱茶行业并未有越陈越香的说法。而有越陈越香说法的时候,普洱茶已经普遍采用了目前的工艺,并非古法。五十年代的印级茶到88青、96真淳雅、99易昌号、01绿大树、03班章大白菜等,这些印证了越陈越香的名茶,正是采用了现代工艺。我们现在所谈的号级茶,就真实性来说,不值一提。因为作为标杆那些茶,更多只具备象征意义,而非现实意义。前天我在深圳某店里看见的各种号级印级茶都是假的,甚至进去的时候,店主正在包装着崭新的印级茶。所以,古法这个词,轻易说不得。若说下去,就要改写整个普洱茶的历史。目前库存的数十万吨普洱茶,都不属于古法,岂不是要死的很惨?

    中华文化里,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扬古抑今。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古人都是英明的,都是圣人,今日都是世风日下,一概不行。所以,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被奉若珍宝,本草纲目简直是医学圣经。我不否认这些东西在当时具备积极的意义,但几百几千后还认为里面每一句都是正确的,这无疑是一种悲哀。我们的祖先领先于他们那个时代,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个都是事实,我们自己不努力,指望用祖先来战胜这个时代,让我们的祖先跟武装到牙齿的美帝、日寇、欧美列强去PK,于心何忍?祖先的荣光属于他们那个时代,我们无需再盲目遵循古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是出路。

    三、古法,关于仓储
    古法里,没有太多仓储的概念,大致采用石磨压制,压饼较松。由于筑茶的缘故,所以多半可以现喝。有传说认为,马帮从云南运到北京或者西藏,即已经完成了普洱茶的后发酵。实则大谬不然。普洱茶运到北京,多半是贡茶,散茶。运到西藏,最多一年时间吧,这个转化过程是不可能完成的。存储方面,古法石磨压制的饼,因为饼面较松,转化要迅速得多。并非爷爷制茶,孙子喝茶。若依照现代机器压制铁饼,倒真有可能爷爷制茶,孙子喝茶了。顺便说下,石磨压制和机器压制,各有优劣。机械压茶较紧,陈化慢,但是口感气味比同样材料而古法石磨压制者浓郁,大体是因为茶多酚的氧化不完全增加了茶的鲜爽度,使得茶味更足,更香。这个很简单,你用同样原料,10年的铁饼和5年的石磨饼PK,石磨饼的汤色也许还要比机器饼要深,而机器饼明显转化慢,滋味更接近于毛茶的状况,涩更足,叶底更加鲜爽。

    综合以上所说,古法,只是商家一个说辞,大体上标明用了手工石磨压制,最多说是手工杀青,再往下,就不必细究了,作为一个商业嘘头判断就行了。古法不古法,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茶质。

    大滇说茶1001夜,预祝大家2014年平安夜快乐,圣诞快乐。明晚不说茶。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2014年12月23晚
2#
发表于 2014-12-27 18:1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筑茶,当今有些人还当做创新,7、80年前李拂一先生就在书里讲到,滇南各族茶民最晚也要在那之前使用这种工艺了吧。
3#
发表于 2014-12-27 20:27 | 只看该作者
古法难寻
4#
发表于 2014-12-27 21:57 | 只看该作者
把杀青当做古法也不准确,在云南,即使是古树茶资源比较丰富的片区,其实也没有什么手工杀青的传统,解放前机器制茶(茶厂时代)就已经在勐海、凤庆开始运作了,很多茶区的茶农,两代人不会手工杀青也是常有的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5:28 | 只看该作者
何敬修 发表于 2014-12-27 18:18
所谓筑茶,当今有些人还当做创新,7、80年前李拂一先生就在书里讲到,滇南各族茶民最晚也要在那之前使用这 ...

很早就有使用。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5:2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5:2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来 发表于 2014-12-27 21:57
把杀青当做古法也不准确,在云南,即使是古树茶资源比较丰富的片区,其实也没有什么手工杀青的传统,解放前 ...

手工制茶还是很多的,
8#
发表于 2014-12-31 18:01 | 只看该作者
大滇飞扬 发表于 2014-12-31 15:29
手工制茶还是很多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
只是说,不如“古法派”宣传的那么多而已

勐库很多地方,我们最早去时茶农都没用过铁锅的
9#
发表于 2014-12-31 18:42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是基础原料,重要的的是茶质
10#
发表于 2015-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 要看原料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0:00 | 只看该作者
慢慢来 发表于 2014-12-31 18:01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
只是说,不如“古法派”宣传的那么多而已

呵呵,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机器制茶为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0:00 | 只看该作者
叶榆妙香 发表于 2014-12-31 18:42
重要的是基础原料,重要的的是茶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0:01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1-6 09:0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4:20 | 只看该作者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8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