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奉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5
画中肥马与瘦马
刘九洲
        唐代绘画中,人物与马匹是绘画的主要题材,山水画与花鸟画在唐代还不够 ...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法上的造诣,达到西方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研究水准的一半程度。
        这不仅是西方人的尴尬,即便是中国学者,很多也不懂“狂草”,典型事例,就是关于古今最出名的狂草作品——唐代怀素《自叙帖》的争论过程。
        《自叙帖》从文意上看,是唐代草书名家怀素,把当时人对他的各种称赞,集中起来,用草书写成了一个大手卷,类似于今天出一本别人夸奖自己的文集。以往人们认为台北故宫收藏的《自叙帖》墨迹本,就是怀素真迹,因为看起来太激动人心了!特别在书写速度这个环节,超越我们看到的任何书法作品。但是学术界陆续有人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朱家济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启功、徐邦达等人接着也发表文章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
        2000年以后,台湾李郁周、王裕民出版专著详细指出《自叙帖》存在的具体问题,这引发了200410月,台北举行了一个以《自叙帖》真伪问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怀素自叙与唐代草书学术讨论论文集》。在这一次讨论中,傅申的文章以为《自叙帖》不可能晚于北宋,不仅是傅申,其他与会者的主要观点,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他们的主要信心在于,《自叙帖》书写的速度感非常明确,不可能是“摹”出来的。
        据说是在此次会议之后不久,香港佳士得专家马成名出示了一个民国时期日本的珂罗版印刷本,这个珂罗版,展示了一卷类似于台北故宫《自叙帖》的、另外一个《自叙帖》墨迹本片段,这个图片,显示了完全可能“摹”出这样有速度感的书法。看到这个珂罗版之后,傅申立即写文章,公开表示他改变了观点,他不再认为《自叙帖》这卷书法无法摹。傅申是唯一公开表示改变观点的人。
        到了2012年,北京刘正成邀请有关学者再次开一个小型会议的时候,依然有学者坚持认为,《自叙帖》是怀素真迹。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在1980年代,我对书法刚刚感兴趣,看到怀素《自叙帖》印刷品,感觉这就是神品。当时也阅读了启功的文章,那个诧异的感觉,现在还记得,觉得启功一定错了。以后很多年再也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2004年,我在安娜堡看到了王裕民的书籍,后来又承台湾康益源先生好意,寄赠李郁周的两本有关书籍,于是再细看一次《自叙帖》,发现《自叙帖》字迹的模式是正确的,但是细节没有一处符合书写规律,也就是说,这个《自叙帖》不是“写“出来的,应该是高手摹本。当时就此写了一篇小文章,寄给了康益源先生,后来因为马成名发布了珂罗版材料,我那篇小文章没有这个珂罗版更加有直接证据的价值,就没有发表。任何人看到台北故宫《自叙帖》都应该激动,但是你如果积累了足够的真实经验,应该会改变看法,至少我个人是这样体会的。
        从这个事件来看,古代书画鉴定大约有几个层次,一个就是朱家济、启功、徐邦达他们,他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通过其他书画的类似特征,指出《自叙帖》有问题,这说明他们是“触类旁通”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傅申这样的学者,当他们看到直接证据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辨认这个证据的信息含量和准确意义,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第三个层次,还有不少学者,他们看到了直接证据,但是他们完全不懂这个证据说明了什么,无力改变观点。
        事实上,从各种记载来看,大约在宋元之际,《自叙帖》真迹就失传了,宋代以后记载的《自叙帖》,就是几个临摹本,但是由于临摹的水平比较高,迷惑了没有实际鉴定经验的学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8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说到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特征,那么就得有个比较,可以与股市、房市做一个基本比较,其特征就显示出来了。
        譬如说,股市跌了!那么大家都去捡便宜货,那么股市涨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获益!2002年的时候,新浪股票只有不到1美元,后来涨到了大约100美元,你要是当时有钱投进去,获益就非常可观了。但是同样情况,在艺术品市场上,就很麻烦。一件比较好的齐白石,哪怕跌的很厉害,无论如何也要100万人民币以上一张,这就导致可以参与的人不多,这个单价太贵。这个特征,就是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投资的门槛比较高。
        股票市场,不管怎么跌,你要是兑现,那是一天就可以办到。但是艺术品的问题就比较大,你着急用钱,走正规拍卖渠道,大约6个月才可以拿到钱。这说明什么?就是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对时间要求非常高,不是那种短线资金可以承受的。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出租,艺术品卖不掉,放在手里也不可能租出去,呵呵,是很麻烦的。
        至于赝品问题,大家说的太多了,也不需要强调了。股票没有赝品,房子也没有赝品,但是艺术品有赝品,这就需要有研究——就是需要知识。知识,就需要时间与教育的积累,这恰恰是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环节,看起来也不如股票市场那样,服务到家门口。艺术市场导致你要么需要冒高风险,要么需要你有高度的知识,这可不是一般的要求。
        相比房市来说,艺术品的实用功能几乎没有,这也是艺术品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品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穿,有啥用呢?真的值钱吗?还不如房子保险。其实,这种思维也是受到了房市多年上涨的影响。在30年前,房子完全没有这么贵,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也就是10万美元一套,那个时候,也许是价格因素,食品等消费品在人们收入中的比重比较高,同时,人们对房子的敏感程度也远不如今天。
        综合来看,艺术品市场,门槛高,流动性差,风险大,专业要求很高,看起来都是问题,似乎不是那么适合投资啊!那么它有什么优势呢?其实只有两点,第一,就是审美价值。买了股票,你看都看不到,哪里有什么审美可言?但是艺术品不一样,在富足之后,山水之间建一个别墅,读书看画交替进行,这种享受,可真不太容易描述。古代最高精神享受,就是文人“雅集”,其中压轴项目就是看书画、玩古董,与古人对话,让参与的人变得很“High”,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人们对顶级书画素来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其中不全部是金钱、面子,可能其中确有无法替代的审美体验。如果不是现代拍卖业的发达,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第二,如果投资成功,倍率都比较高。一般股票买卖,一年翻一倍就是非常厉害了。但是在艺术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或者遇到特殊的艺术家、或者特殊作品,一年翻一倍两倍那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艺术品市场上,愿意在拍卖之后几小时内,掏几十万要求买人家手里的拍卖合同单据的事情,也是常见,原因就是在于,艺术品市场上利润可能比较高,大家愿意增加资金,获得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艺术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有资金充裕且资金极其闲置的人,可以考虑投入这个市场,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资金,最好不要涉足,否则很麻烦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5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有赖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现在可以看到超过2万件从5世纪到11世纪的写经,如此多的数量,保存了当时经书生们各种各样的字迹。

  在这些写经被发现之前,这一类东西传世很少,流传下来的,都被视为唐代名家墨迹,非常珍贵,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子昂题跋的国诠《善见律》。

  现在敦煌藏经洞的写经,经常会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并不算昂贵。有人以为这完全是因为数量的因素,其实,他们忽视了这些写经与书法作品之间的重大差异。写经就是写经,虽然有很多字迹娟秀,但是,写经看起来比较乏味与重复,看多了头晕眼花,与看名家真迹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的说,写经不是书法。这些乏味与重复,正是写经艺术性不高的具体表现。

  说到写经是不是书法,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书法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所以我们采取迂回的办法,还是从写经的艺术特征谈起。大约2万多件写经,主要特征是什么?从风格上来分析,很不合适,因为这些写经,风格涵盖面很广泛,粗粗看看,很容易被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忽悠了,容易认为这是艺术性的体现。如果我们从书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来观察,倒是可以看到写经的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特征,那就是“笔画不避让”。

  王羲之的字,从传世摹本来看,避让是非常明显的,而在王羲之以前,紧挨着王羲之的章草,其实是不避让的。因此,王羲之的主要贡献,可能是在书法中,创造了“避让”这个基本法规。“避让”的基本手段,就是人们常说的“阴阳、动静、开合”,这些手段就是为了笔画可以避让。在艺术上,这种避让带来了整体效果比较和谐,不会出现互相争强的局面。元代以后,学习章草的书法家,依然延续了章草不互相避让的基本特征。

  也许你要问,伟大的王羲之就是这个贡献?是的,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如果拿书法史与绘画史比较,就会看到王羲之有多伟大。唐代绘画的整体格局还是很“满”的,而且画面之中,各个元素之间不知道避让,从很多唐代石刻,以及唐代皇家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直到五代,依然可以看到图案化很严重的作品。“图案化”就是填满每一个空间,不知道避让。直到北宋晚期,赵佶才把“绘画需要避让”这个原则基本确定下来,代表作品就是宣和画院的作品,以及我谈到过的、宣和时代对古代绘画的临摹品。就此,中国文人绘画与民间绘画分道扬镳,民间绘画依然不知道避让,南宋的墓室壁画,与明代大量寺庙壁画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说,赵佶时代,绘画的避让原则才确定下来,那么,王羲之在书法这个艺术品类上,确定这一点,早于绘画大约700年,这个伟大,是毫无疑问的。

回头来看,写经与书法家的最大差异,恰恰在于,唐代书法家,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忠实门徒,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王羲之的因素,因此,他们下笔就有避让,只是避让的技巧,各自不同而已。但是唐代写经绝大多数是没有避让的,这些经书生,似乎也有自己的一套写字速成法,所以也就自然远离了王羲之的字字避让的办法,而是采取了一种直白的、不避让的办法,这就是“不是书法”的经书体。

  经书体虽然看起来可以看看,但是由于是不避让的,因此,为了避让而产生的技巧,“阴阳、开合、动静”,就显得不是内生的,而是随意采用的,所以,经书体的表面是好看的,但是内底是苍白的、无源的。其艺术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就是人们喜欢说的“虚”。这个概念,就是对于已经产生的“实”的避让。这个避让,使得各种避让手段层出不穷,一个完全不同于争强艺术的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史上,脱颖而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书画总体上是高于中国其他艺术品类的原因,因为书画是特别强调虚实的,因此看起来是比较舒展的,耐看。

  而其他很多艺术品类,放到中国艺术史上来看,不过就是晋以前书法、唐以前绘画的进一步发展,路子越走越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艺术,虽然很多艺术品类都一度登峰造极,如瓷器,但是最好的瓷器,恰恰还是提倡绘画避让的赵佶时代的作品,那就是汝窑,而不是乾隆时代的青花瓶子,满脸都是工,实在没有办法看,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话来说,就是“热闹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其他如漆器等品类,不是没有大师,而是没有吸取、或者不容易吸取“虚”的概念,最终没有走出唐代之前的概念,非常可惜。

  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当代书法,有点走回头路,很多人在作品中不讲巧妙、不谈避让,而且还故意宣扬一些早于王羲之的原始概念,放弃王羲之以来1700年的成果,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近日翻看《艺苑掇英》,看到翁万戈旧藏《灵飞经》唐代墨迹,反复看,也不觉得好,再结合日前所收五代绘画,忽有所悟,杂感如上。如果要写成论文,我没有这个本领,只好就以此小文面世了。

  还想到一个问题,像唐代写经这样,只是在一些具体环节出问题的字迹,都不算书法,现代那么完全不懂用笔,横拖竖拽的字,如何能成书法?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3-9-18 11:24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7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书画与人一样,是有性格、有特征的。有的人,你见一面就很熟悉,有些人,认识多年你也不喜欢,书画也一样,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但是不经过引导,不太可能一开始喜欢董其昌、陈老莲、八大山人、四王的绘画,因为这些人的作品脱离了初级审美,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审美,不太容易为初学者理解,类似于小孩子很少喜欢吃苦瓜。
        鉴赏入门,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类别,反复研究以求入门,可以事半功倍。这个阶段,不论喜欢近现代还是宋元,都可以,因为现在信息交流比较容易,你要看任何绘画,都有展览的。但是20世纪作品,并不因为切近而更加容易理解,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与艺术史联系更隐蔽、更抽象,譬如说,你如果不熟悉关仝、王蒙这一路的风格,那么就不太可能真实理解陆俨少;不熟悉日本20世纪初绘画,就不可能理解傅抱石。
        在入门之后,基本途径就是不断的把你特别喜欢的艺术家看得厌烦掉,同时发现以往熟视无睹的艺术品,成为新的最爱,如此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对一个艺术家不同阶段产生喜好变化的情况,因为每个艺术家在不同年龄阶段,取向会有明显差异,有时候偏于经典,有时候偏于创新。对于鉴赏家来说,就是在不断地品尝这些变化,最终指出什么才是新的经典,这就是鉴赏家的基本历程。最精彩的艺术品的味道,大约是接近苦瓜、豆腐这样的,而不是接近糖果的。
        但是很多人说,最贵的东西好像不是你说的那样啊!
        是的,如果结合价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是高档的艺术品,出现很贵的价格,为何如此呢?因为格调甜美的作品,目前阶段,容易获得刚入门资金的追捧,这些作品价格就会很高,具体例子我们身边很多,我就不列举了。这种层次,打个比方,相当于儿童食品中最受追捧的是糖果,小孩子都喜欢吃糖,但是成人肯定不会如此,这就是品味的差异。如果你的作品,类似于豆腐、苦瓜,带点层次,遇到这些“喜欢吃糖的儿童”,就会比较吃亏。
        还有人说,很多很贵的经典书画,看起来不美啊!是的,确实有可能。因为高水准的作品,由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评价,虽然懂的人很少,但是超级富豪加上重要学者的评论,就会形成高价格。这就是那些最贵的作品,往往看了不觉得很美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进入市场的资金背后,糖果型眼光很多,因此,糖果型的书画是目前最时髦的时候,放在历史上看,现在就是一个“糖果型”阶段,也就是初级阶段,比较甜的作品、获得了大力追捧。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13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刘九洲


        沈括《梦溪笔谈》中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副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晩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
        首先要说一下,“董元”这个名字是准确的,不知何故《梦溪笔谈》写成了“董源”,这个错误延绵至今。
        这段文字虽然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董元作品极少,可能只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是真迹,而此画中也看不到沈括津津乐道的画面效果,面对《梦溪笔谈》的记载,让人遐想不已。
        最近披露的杜琼1437年作品《临董元万木奇峰图》,则解除了这种遗憾。杜琼(1396-1472)是沈周、吴宽等人的老师,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南村别墅图》册是他的杰作。从杜琼《临董元万木奇峰图》上看,在明代早期,杜琼不仅看到董元《万木奇峰图》这个著录于《宣和画谱》的一代名作,而且忠实地临摹了一本,画面中很多精微的地方,展示了杜琼不输于职业画家的才能。
        更加有幸的是,董元这件真迹一直流传到清代早期,大画家王翚在1711年,也忠实的临摹了一本,而且有详细的画面题跋讲述源流,我们可以从王翚临本与杜琼临本的一致的画面内容,确定杜琼王翚的作品,都来自董元《万木奇峰图》。王翚虽然号称“画圣”,但是他的这件摹本,笔墨比较枯干,缺乏杜琼临摹本中多种复杂细微的变化,看来,王翚没有意识到需要表现“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这个重要环节。当然,这也可能是王翚看到的董元真迹,又晚于杜琼274年,五代真迹流传到清初,多次悬挂,品相也许已经很疲,无法窥得真相了。1727年,大画家黄鼎也看到了真迹,又临摹了一本,此后董元《万木奇峰图》就失传了。
        而杜琼的临摹作品,保存得很好,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董元原作中“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技巧。仔细观察,这个环节是建立在全局技巧上的,而非局部技巧。在整个画面大多数地方只用水墨与淡色花青的情况下,在山峰的侧面,使用一些极其淡的红色,近看确实看不出什么,但是,退远一些看,这个“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效果就出来了,山峰侧面淡淡的红色,宛如实景。这是第一次有图像与沈括的记载相印证,而且,在明清其他多件临摹董元的作品中,都没有展示这个技巧。
        其实古人很多东西并不神秘。譬如说,唐代越窑“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在扶**门寺地宫被发现之前,众说纷纭,差点吹到天上去。这个地宫发现之后,人们可以从账簿上发现有“秘色瓷”,核对物品,发现就是质量比较好的唐代越窑青绿色产品。如果不发现这个地宫,估计不少人还在讨论这个“秘密”是什么。其实哪里有什么秘密?很多古代记载,似可作如是观。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3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我没有贬低这两类人的意思,只是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


小学者经常犯错误,
他们惯常的错误,
就是告诉大家,我发现这个印章的印泥味道,不太对,
所以,
东西是赝品。


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东西本身,
他们其实要告诉大家,他们对印泥味道,有一种特殊爱好。也许有研究,也许没有。


但是文章要下结论,
他不能说他其实只是对印泥感兴趣,
所以他只好说,赝品。


非如此不足以称“小学者”。


小画商,他们希望市场上的东西,
不断重复他们自己知道的那些,
就像我10年前希望市场上全部是林散之,一样。


如果出现生货,
第一,他们不看;
第二,如果被迫去看,那么反正也看不懂,也不会掏钱,那么就说赝品吧。反正没有研究,不可能确认真迹,不如说赝品。


他们其实不过是想说,我不买。
但是没有办法说。
于是他们说:赝品。




大家看看,哈哈。。。。周末愉快!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8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刘九洲


        上一期说到,鉴定大多数时候靠比较,少数情况靠逻辑推理。很多人问,书画鉴定的逻辑是什么?
        书画鉴定的逻辑,不是纯粹逻辑,而是建立在艺术史环境中的逻辑。譬如说,山水画草创阶段是不知道利用阴暗,来表达立体感的,直到北宋范宽名作《溪山行旅图》,以及屈鼎《夏山图》,这一点依然没有做到。如果一件绘画,使用阴阳表达山石立体感技巧成熟,这还可能是五代绘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些今天看来显得笨拙的,才可能是五代绘画,譬如说《江行初雪图》。再譬如说,北宋开始,人物画开始重视衣纹本身画得如何,而唐代绘画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看到一些不重视衣纹的人物画,而色彩水平很高,那么显然要考虑这是否早于北宋。鉴定也可以反过来使用这个逻辑,譬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仕女面貌雷同、设色淡薄,这就不太可能是五代真迹了。与之相反,上海博物馆藏的《宫乐图》中,仕女面貌变化大,画面器物与人物大小不成比例,这些看起来不正常的特征,却可以使得人们判断这可能是五代画,而不是南宋画,因为南宋时画面中人与物的比例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鉴定中逻辑使用的例子,特别在早期绘画中,这种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元代绘画开始,画面元素开始稳定下来,鉴定需要理顺元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书法元素重于绘画因素,是大多数鉴定家的共识,印章、纸张等因素,退居更加次要的地位,但是不是毫无用处。有一些艺术史家,可能忘记了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会犯简单的错误,这也是逻辑出现问题。譬如说,徐小虎著《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认为,元代吴镇只有四件书画是真迹,其他都是赝品。在这个案例中,徐小虎也许忽视了书法的作用,多件吴镇绘画中的书法,互相之间联系很紧密,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判断起来不算困难。如果书法方面不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在吴镇案例中,还有更简单、更直观的道路:印章判断。吴镇的大多数作品上的印章是一致的,这一点对于印鉴专家来说不是难题,仅此一点,《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整个推断就会不稳。
        画面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逻辑关系排列,正是鉴定家在实战中需要作出的判断,不参与实战者,本来就不会关心画面全局,往往就不知道元素排列在鉴定中的重要性。著名的黄庭坚《砥柱铭》真伪,前两年争论了一阵子,我在《书法》杂志上也撰文参与了讨论,现在想来,很多参与者没有注意到“元素的权重”问题,把一些可以不予考虑的环节,提到可以决定整件书法真伪的高度来讨论,这就是逻辑混乱,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了,艺术史还在时常重复,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很多年前我就提出书画鉴定中的基本逻辑,叫“一点真即真”,也就是说,只要你确定画面某个环节一定是真,那么整个作品就是真迹。反之亦然,“一点伪即伪”,只要你确认一点是假的,全盘即被攻破。如果知识不全面,出现自相矛盾,那么就要分析权重,看看那个元素更加重要,就听从哪一个。现在想来,这个基本逻辑还是站得住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1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刘九洲


        鉴定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图像比较。较少的情况下,是逻辑推理。
        图像比较就是把真迹,与需要鉴定的书画进行序列对比。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掌握的真迹图像是否准确、清晰、全面。最好当然是拿真迹去比较,但是很多真迹在博物馆,那么利用清晰图像比较,也是可以的。第二,如何判断差异?不仅真迹与赝品之间,存在差异,真迹与真迹之间,也存在差异。哪些差异可以导致“赝品”的结论,哪些差异恰恰说明这是真迹,这才是关键所在。
        稍微学习过几天书画的人,都可以面对不同作品的差异,侃侃而谈,我以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画坛右派”,就是高标自诩,其实持论过高、不切实际,水平其实不高。有点类似晚清的清流,谈起来很好听,不解决实际问题。
        有人看到差异就以为其中有一个必然是赝品,这就可笑了。你去看任何一本当代画家的画集,其中真迹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古代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史,不能深入掌握核心概念,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理念,就不知道什么样的差异,才是真迹的差异,什么样的差异,可以断为赝品。
        鉴定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最了解艺术家的人,他们需要掌握艺术家的“真迹范围”:到了什么程度,依然是比较差的真迹,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比较好的赝品,至于那些典型真迹,是不需要鉴定家的,爱好者也可以鉴定,那就是所谓的“大开门”。掌握边缘知识,是鉴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料翔实的时候,鉴定并不困难,只要下“记问之学”的功夫,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准。资料缺乏的时候,那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时候需要逻辑推理,“记问之学”可能就无效了,《溪岸图》就是使得“记问之学”完全失效的作品。
        书画鉴定的逻辑,以往没有建立起来。书画鉴定的根本逻辑,就是依托真迹去寻找真迹。那种以为熟悉赝品可以辨认真迹的想法,是荒唐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没有见过波音767,那么,你知道再多的其它飞机,最终你依然不能辨认什么是波音767。鉴定必须依靠认知大量真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全面的认知系统,才可以去鉴定。
        以前谈过的“先买一张真迹”,就是寻求全面认知的突破口。因为在面对一个艺术家的时候,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面掌握其特征,必然是从局部认知,发展到全面认知。而其中的突破口,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就好象军校教科书可以讨论如何攻打城池,但是面对真实的一个城池,你只能自己去寻找突破口。
        很多鉴定的人,喜欢找一些看起来简单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比如说,画家的签字、印章。这其实也是“敌人”重点加强的点,因此,如果选择这些点,往往会碰到石头上、撞到枪口上。对于鉴定来说,与作战有点类似,就是看起来最远的道路,往往是最近的道路,出其不意,才可能制胜。
        从实践上说,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备的知识,因此,在鉴定中,不要存在“赌一把”的想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鉴定的基本态度与法则,也是鉴定思维流程的最后一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4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刘九洲




5月31日下午,我与浙江大学《宋画全集》编委会一道,探访了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这是美国重要的公立博物馆,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美国国会、白宫等政治机构很近。在美国所有博物馆中,弗瑞尔美术馆收藏中国古代绘画的数量和品质均名列前茅,因此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6年前,《宋画全集》在开始收集海外博物馆藏品版权图片的时候,我们就与这家博物馆始终保持联系,现在《宋画全集》大多数都已经出版,随后的出版项目即将启动,因此,浙江大学有关部门人员与我一起来到这个博物馆,进行工作访问,博物馆热情接待了我们。


博物馆东方部在他们库房,展示了核心藏品,7大幅八大山人书画立轴挂在墙上,作为观看的背景,然后从容展示了12件宋元名作:郭熙《溪山秋霁图》,李山《风雪松杉图》,张勘《人马图》,《中山出游》,《云起楼》,赵子昂《二羊》,钱选《栀子花》,王蒙《夏山隐居》,吴镇《墨竹》,邹复雷《春消息》,赵雍《临李公麟五马图》,元人《山水楼阁》,此后展示了八大山人《涉事》等著名册页,最后看了宋拓《淳化阁帖》国子监本。其间还有一些来自敦煌的北宋绘画在墙上。


这样阵容齐整、信息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藏品,海外也只有大都会、波士顿、克里夫兰、纳尔逊这几家可以达到,海外私人藏家的宋元书画,则是汇聚在一起,才可以与之匹敌。在艺术史上,把重要藏品汇聚起来,进行比较观看,历来是值得关注的事件。


在这次“对观”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是一种古代大师之间的残酷较量,每一个人的特征,都在其他人的辉映下,或者变得鲜艳夺目,或者变得黯然无光,任何画家无法逃过这种比较。如果经过足够的训练,古代大师的名作在这样的比较下,可以立分高下。我们对每一件作品都报以极大的热情,但是最后留在脑海中的只有一两件,那就是胜出者。对于任何一个收藏家,任何一个博物馆,任何一个文化来说,这些顶尖的艺术品,才是值得反复传播,才会使得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赞赏。这也是无数专家为了若干书画的真伪,反复研讨的主要背景,谁也不想把一件赝品,四处传播。


直到第二天我在华盛顿国家画廊里看西方绘画的时候,前一天的赞叹依然往来于胸。最近两年,西方艺术市场对于中国收藏家不买西方艺术品略有微词,我则是想,什么时候才会有大批西方观众,在各种博物馆里,反复观赏中国书画,如同在华盛顿国家画廊中的外国游客一般?这也许才是不辞劳苦出版《宋画全集》的传播意义所在吧?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8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谢稚柳与徐邦达的一致性

最近数年,
很多人说,谢稚柳与徐邦达的差异。


差异容易说,
新闻记者也可以总结出来。


说这两个人的一致性,
就需要有点真水准了。


我帮助大家解题:这两个人的一致性,就是只有这两个人具备,具备排他性的“一致性”。



1,首先,他们是一个阵营里面的战友,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比他们早一代的收藏家。


看他们的著作,那些书籍的针对对象,就是与张伯驹同时代的人。也就是那些看纸张,看印章,看著录鉴定的人。


这一点是他们的大定位。
他们是1960年代开始说话的“新一代鉴定家”。

2,谢稚柳,徐邦达,他们其实都认为真伪是可以最后确认的。这是共同点,很多人不这样认为。


但是徐邦达以为,这个时代,人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水准。
谢稚柳以为,他们的想法,当代没有人能够理解。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艺术史场中,绝多多数都是19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市场中转来转去。
明白吗?
你只要有钱,
随时可以安全进入市场,
19世纪以后的作品,
基本上每一天在哪里,都有记录。


中国艺术市场有点不一样,
虽然书画是主流,
先当代书画,占据书画市场65%左右,
但是,居然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
在古代书画这里。


这就导致了一个心理问题,
在某个圈子里面,
你如果说你是收藏齐白石、徐悲鸿,
大家嘴巴不说什么,但是眼睛一定藏不住秘密!


眼睛在说:这也算收藏?


这就导致了收藏界发生了“身份”问题,
类似于你在上海,
你住在哪个区域,哪个楼盘,
大家嘴巴不说,
但是满肚子在掂量。


你要是去搞古代书画吧,
说实话,
钱当然需要,
但是还有眼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困扰人很长时间。


反过来说,
古代书画的存在,
为中国艺术市场中,知识的价值,带来了真实的地位。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0
西方艺术史场中,绝多多数都是19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市场中转来转去。
明白吗?
你只要有钱,

林散之的很多书法细节,
放大以后,
与齐白石的细节很相似(大家可以自己验证)。


真是奇怪的事情。


林散之那个时候,
他其实没有机会看到什么古代名家真迹,
倒是1950年代以后,
齐白石真迹很多,
他应该可以看到不少。


学习当代人书法,
看来是大家不二法门。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3
林散之的很多书法细节,
放大以后,
与齐白石的细节很相似(大家可以自己验证)。

“资金密集”还是“知识密集”?
——2012书画市场的四个变化与两大特征


        最近遇到几个朋友,聊天时候,他们几次问我,面对2011年秋天的市场动态,2012会有啥对应动作。我想了一个春节,才发现,原来收藏书画是没有秘密的。
        
  我们从市场变化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过去两年中,市场出现了四个方向的明显变化。
        
  第一,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逐渐整合成一个世界性的市场,参与这个市场的人不多,但是能力都比较强,一件书画,在东京拍卖还是在北京拍卖,在4年前,价格差异可能很大,现在这种差异逐渐被抹平。过去几年中,那些从日本买书画、从欧洲买瓷器,然后拿到北京获暴利的现象,正在逐渐消失。相反,在海外被中国买家直接争夺到高于北京交易价格的现象,正在经常发生。你想买艺术品,不论在哪里,实质上就是你必须比全世界买家出价更高才行。这导致参与的人,必须是专家,一般性的参与,风险已经不小了。
        
  其次,海外货源正在逐渐枯竭,过去几年大规模回流的现象,将会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古代书画很少多次露面,这样一来,古代艺术品“存量小”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货源减少,将影响市场供应量。
        
  第三,在2010年与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价格大幅度提升,成交量迅猛增长,完全改变了以往的价格结构。以董其昌、王铎、傅山为例,根据雅昌网的记录,董其昌一共有222件100万以上成交作品,其中,121件,是最近两年成交的;王铎有166件100万以上成交作品,其中118件,是最近两年成交的;傅山有45件作品在100万以上,其中35件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从这个价格分布上看,2009年之前是一种价格体系,2010年开始,是另外一个价格体系。市场可能不再会回到2009年的价格,因此,所有的讨论,都需要建立在2010年之后的价格平台上来讨论。譬如说,王铎的作品,不太可能再出现50万的成交价格,150万将是一个新的底部,上面的一般空间将是500万到700万左右。2011年秋天开始的调整,也将会是在这个新平台上的调整。
        
  第四,大量新藏家正处于“建立藏品”时期,各自的私人藏品,都还没有完备,最多就是初具规模,因此,未来数年内,不断买入还将是他们的主要动作。过去两年中,艺术品主要流向,就是小藏家的优秀藏品,流到大藏家手中,一些经典作品,正在被雄心勃勃要建立私人博物馆的藏家购买。这些买家是价格新平台的接受者,如果没有更新的价格平台,他们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度抛售藏品。
        
  在这个大背景下,未来的市场,“黄金700天”未必会迅速再来,但是“白银二十年”,还是可以预期的。
        
  从艺术品的特征来看,艺术品依然可以分成两个类型,一种可以称之为“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另外一种可以称之为“知识密集型艺术品”,这两种艺术品的特征不一样。
        
  “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就是要靠资金优势可以获得的艺术品,譬如说,过去几年中各种拍卖会上出现的玉玺,就是典型代表,真伪不需要讨论,关键是你有多少钱、你敢于使用多少钱。书画中,那个4亿多的齐白石作品,也是资金密集型的,就看你资金情况了,至于有人说这是赝品,这就搞笑了,这把“资金密集型”混淆到“知识密集型”中去了。2011年秋天开始的调整,主要是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密集型艺术品,开始调整,主要变化是成交的数量下降了,但是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
        
  “知识密集型艺术品”,就是要靠知识去辨认的那些艺术品。知识的进步,一方面靠各种艺术史杂志公布的新研究成果;另外一个就是每个人私下研究的成果。知识的特征是“更新缓慢”,往往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更新,而不太容易是一个人,晚年对早年进行更新。过去两年中,嘉德四季的很多佚名绘画,价格上升非常猛烈,说明了市场中有一部分人,认识到其中包含着宋画,这个时候,判断是否准确就成为关键因素。以往一直不太涨价的董其昌书法,最近价格迅速抬升,这也说明,市场中一些藏家开始认识到董其昌书法,不是以前说的“都是赝品”,看多了就会产生纵横比较,比较以后就会发现,很多真迹,以往被当成赝品了。从专家研究层面上看,20世纪疑古思潮对艺术史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出现了冤假错案,譬如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梁楷《右军书扇图》,徐邦达在著作中说这是赝品。2011年12月,这件作品在《兰亭》大展中展出,根据我们对宋画的认识,以及多个学者对梁楷的研究,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这是梁楷真迹。如果市场上出现这种真伪结论大反转,将极大影响价格结构。从长期来看,艺术史知识可以决定性影响艺术品市场。
        
  “知识密集型艺术品”是我关注的主要方向,因为我的优势不是资金。由于知识更新很难,所以会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最多做做升级版。我肯定不去尝试新的品种,好像以前不买齐白石,今年是否去买齐白石?肯定不会。就好像我一直在吃淮扬菜,突然要我改吃四川菜,我会有点不习惯的。我去吃一次四川菜,付出的成本,就是放弃了一次淮扬菜的机会,我不太愿意放弃。
        
  有人会问,你在一个方向上,走得太久,是否会觉得闷?我个人认为,收藏书画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收藏丰富了会带来集聚效应。这与瓷器收藏完全不一样,你如果收藏了3件崇祯莲子罐,你会觉得很快乐,但是如果你收藏了20件崇祯莲子罐,你肯定会受不了,因为过于重复了。书画则不然,你如果收藏一两件董其昌,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如果收藏了20件董其昌,你会觉得非常丰富,会出现很多新的看法。


  2012年,如果说可能有点变化,那么就是可能会尝试更加边缘风格作品,而不是典型风格。说实在话,典型风格是编写教科书用的,主要是给爱好者看的。边缘风格才是具备文化品味的东西,因为那是难以重复的,如清风拂过,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也是只有一丝机会可以获得的作品。那些教科书式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只有一些非典型真迹,才能够激起购买欲望。
        
  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类艺术品的“市场风险”问题呢?在我个人看来,“资金密集型艺术品”的投资者,主要风险来自于是否买贵了。如果买贵了,就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这就要看资金承受能力了。“知识密集型艺术品”的购买者,主要风险来自于是否买假了。如果买假了,越长时间持有,越是危险,因为艺术史在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发现这是假货。如果发挥了优势,买到了好东西,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市场总会看明白的。
        
  在上述条件下,每个参与市场的人,他们的收藏行为,其实没有秘密可言。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你的个人知识是相对稳定的,金钱也是比较透明的,因此,你在做什么,其实大家可以猜想出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13
“资金密集”还是“知识密集”?
——2012书画市场的四个变化与两大特征

如果说董其昌带有开创性质,
有开山之功,
那么王铎显然是最聪明的继承者。


董其昌比王铎大37岁。


董其昌中进士之后三年,王铎出生。


董其昌去世的时候,
王铎44岁。


在王铎那个群体书法家中,
王铎成功在坚持走正道。


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都多少有点故作狂怪的成分,
王铎完全走正道,
并且相信正道就可以成功——如董其昌一样。




这个认识是不得了的思想上的进步。




2011年,我在让出了三张王铎,
手里还有三张,
为了引起某些人的继续关注,
我不说手里保存的是哪三张。哈哈。


所以,
就出示一张抛售的王铎图片吧。


好的王铎,
越放大越好看,这是毫无疑问的。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2:20
如果说董其昌带有开创性质,
有开山之功,
那么王铎显然是最聪明的继承者。

在艺术史领域,宋画就是核武器。


非常吓人的核武器。


在1950年代,
中国人也不是都认为自己可以搞核武器。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
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国家,
可以研究出核武器。


当然,
也有毛润芝这样的人,
相信自己国家的力量,
可以在充分研究与实验之后,
研究出核武器。


这就是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分野,这两条道路,无法调和。


宋画也是一样,
首先是你究竟是否相信,通过你的研究,你能够认识宋画。


很多人,
首先是不相信——被吓趴下了——就像看到广岛的核武器一样,被吓趴下了。
这就没有办法了,
既然你不相信,
你就不会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研究,那一切都不要谈了。


印度当年其实也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晚了30年,
印度才相信自己。所以,他们落后30年。


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是第一位的,
其余就不难了,
不过就是搜集图像,对比研究。


2011年,
并不是我宋画收藏收获很大的一年,
但是依然有一点收获,
现在披露的图像,
就是嘉德四季的收获。


忘记说了,
不要提到宋画,就想到钱、想到人民币——你得首先想到绘画。


不是所有的宋画,都能换成大把人民币,
但是你必须认识所有的宋画,才能够买到宋画。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5-26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