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奉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09:51 | 只看该作者
问学 发表于 2013-9-18 09:34
深奥,但实话。

刘九洲:闲谈“墨法”

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中一直强调的两个因素,但是历来笔法谈得多,墨法却说得少。白蕉在《书法十讲》的第五讲《运笔问题》中,以为墨法是关乎肥瘦,这是静态的看法;一般书籍上,说墨分为浓墨、淡墨、宿墨等几种,斯言近乎废话,比笔法中“屋漏痕”等比喻,还要让人糊涂。

  我从1982年就开始写字,那时候用墨汁,味道很差,家里有砚台,但是磨墨是体力活,小孩哪里磨得动墨?所以一直用墨汁。1990年代才看到南京、上海开始有“一得阁”墨汁卖,那个味道不是那么难闻了。2004年前后,书法江湖等网站突然卷起一股讨论墨锭的热潮,仿佛写字的人从此不能用墨汁了,只能磨墨了,在这热潮中,我随大流,买了一些上海墨厂的墨,还尝试磨了大约半年,但是后来觉得实在太费时,就逐渐放弃了。

  前一阵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收藏的潘良桢先生不同时期的几件书法,合装裱为一个手卷,期望展观比较方便,没有想到产生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一卷之内,不同时期几件作品摆在一起,墨色差异明显,以至于可以影响作品效果。潘先生用墨的习惯我略微知道一些,由此开始,结合以前看过的古代名家法书,开始对墨法有了一点认识。

  先说墨磨得浓淡问题,欧阳询说“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说得真是很好。如果墨太浓,就是胶太多,毛笔运转的时候,就会涩笔,无法施展。相反,如果墨太淡,那就像水一样,没有足够的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涩笔,很多笔画就会滑过去,也不好写。很显然,磨墨的难度,在于浓淡适中,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面对装裱好的金笺,那么墨应该浓一点好,情愿涩笔,否则全部浮在表面,没有办法看。

  墨的核心问题,似乎就是黑的问题。一般人以为,墨哪有不黑的?这可能是看印刷的字帖看多了带来的误解,你去看看赵子昂、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诸大家书法原作,大多数是一种接近黑色的灰色,并非黑色。苏东坡抱怨过墨不够黑,文人就以为墨应该越黑越好,未必未必。2004年书法网络讨论墨的时候,就是过分强调“墨要黑”,导致整个产业,进入误区。一味求黑,在现代工业条件,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就此损失了墨的其他要素,则是灾难性的。古代好墨的细微变化,在现代工业墨的死黑中,被淹没掉了。打个比方,类似于吃饭的时候,对厨子说:牛排要烤熟!厨子一味追求熟,不顾其他,结果烤成了焦糊,没法吃了。这也类似于做奶粉,你如果用正常程序,最后指标一定是正常的,你如果不使用足够的鲜奶,那么你哪怕用尽手段,即便达到“指标”,也是不合格的奶粉。这些案例,与墨,是一个问题。现代产品出现问题,无一不是贪图“个别指标”,忘记了本体。现在有“毒奶粉”,我要说,现在还有“毒墨”。

  当然,也不能用总是磨不黑的墨锭,那就像人没有吃饱饭,没有精神、没有力量,那是很差的墨。并不是现代人才会做很差的墨,最近看到一些明代周天球的一卷墨迹,墨色也是一片灰乎乎的,毫无精神,令人几乎要怀疑真伪,显然,明代墨也有很差的。

最差的墨,是可以害死高手的,譬如说,有一种新做的墨,不仅一片死黑,而且还有特异之处,就是写起来,几个字之间,就迅速地从最黑的层次,掉到没有墨的枯笔,没有过渡带,使得整个作品的基调拿不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气不接下气,非常不舒服,好比一桌子菜,要么烫得很,要么冷得很,没有正常温度的菜,你说能好吃吗?而这种质量奇差的墨,就是追求单项指标,导致其他指标完全丧失,有点像大量钢铁的时代,片面追求钢产量,其他指标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从纯粹技术上看,古人墨再差,基调还是稳定的,差墨无非灰淡一点,灰淡也可以写出好作品,但是基调不稳定的墨,就是书法家的毒药。

  有人说,这个基调不稳定,是宣纸的原因,宣纸容易吸墨,所以很搞成那个样子,其实未必然。董其昌名作《西湖泛舟诗》就是宣纸,墨并不算特别黑,但是浓淡之间变化能够看得很清晰,《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中就说这件作品“墨光纸彩,奕奕动人”,可见专家的评判,绝对不是看死黑。好的墨彩,是在变化中体现出层次,看起来很丰富,这才是“墨黑”,而不是“死黑”。纸墨调和,确实可以达到墨色如漆的效果, 2009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看到黄庭坚《张大同诗卷》,那个墨色,简直像是油漆刷上去的,不可思议,看来这件作品,不仅墨好,而且纸张也好,如果纸张不好,墨色依附不强,墨的光彩很快就会损失掉。什么是好纸?其实和墨、砚也是差不多道理,太生的纸与太熟的纸,都不会好用,应该恰到好处。

  墨法的最高层次,是对人的要求。要求书写的人,根据实际遇到的纸张与墨,灵活处理。如果写细腻的作品,譬如说,类似赵子昂风格的,那就非好墨不可。如果写大草书,那么差一点的墨也没有关系,掌握基调,就可以不为墨所害。

  墨色基调完全是个人爱好,譬如说,林散之在1965年到1973年,字写得非常枯淡,远远望去,简直找不到什么深重的笔迹,清代早期的大画家戴本孝,绘画中也存在类似的倾向。这种远离正常用墨方法的作品,偶然为之当然很好,用林散之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片神旺”,但是重复太多了,基调就歪了,效果就差了。林散之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所以1974年开始,用墨就润了很多。黄宾虹林散之,都是在最好的生宣纸上,用最好的安徽墨,这种墨的层次非常丰富,但是有点不够黑,所以黄宾虹绘画喜欢积墨。王铎的涨墨也是一个道理,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偶然为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总是如此,如果王铎300件立轴,都是涨墨,那就完全失败了。譬如说王铎《赠汤若望诗册》,就是墨不好,伤了神采。

  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用常理,去感觉墨色的细微差异。譬如说,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米芾《三帖》,三件作品墨色完全不一样,特别黑的那件,颇有精光四射的感觉,米芾遇到这样的好墨,就把字写得很沉稳,运笔速度不快,作品看上去有点难以超越的意思。另外两件,墨色稍微淡一点,米芾就写那种风格强烈的行草,看起来也很有意思,但是没有了难以超越的感觉。

  大名家一般不在墨法上做过多纠缠,略加注意即可,譬如说赵子昂、董其昌、何绍基都是如此,笔法好,自然可以墨彩斑斓,如果本身不具备笔法素养,不知道要表达什么,那也就无所谓细微的地方是否展示出来,涩笔不涩笔,更加无所谓了,没有笔法需求,自然也就无所谓墨法。

  没有离开笔法而独立存在的墨法,譬如说, 明晚期董其昌、王铎绫本(不是宣纸)真迹中的接笔,都是因为笔中墨没有了,他们就断然停下,重新接笔,这就是墨法需要笔法接应。王铎抱怨过绫不好的时候,“不能发墨”,由于我们今天很少用绫写大草书,已经不能体会到他抱怨的具体因素。但是宣纸上如果可以控制好,就不需要这样的突然断笔。

  在书法史上,像林散之、王铎那样在墨法上做出大胆探索的人,古今毕竟不多,探索成功自然可以增色,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数百年来,也只有这两个人的探索成功了。当代一些书法从业者,写字时候,淡墨像羽翼一般,或者黑得如碳团,或者忽浓忽淡,调门奇怪,这些都是野道,古人避之唯恐不及。

  总体来看,墨给书法提供的生存空间很小,大名家都不容易掌握墨法,“何况浅浅吾辈人”,古今书法家很少,也有墨的原因。与笔法一样,墨法也是对人提出的要求。挥笔之际,写几个字,就知道这是什么笔墨环境,然后扬长避短,完成这个作品,这就是墨法。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0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09:51
刘九洲:闲谈“墨法”

笔法与墨法,是书法中一直强调的两个因素,但是历来笔法谈得多,墨法却说得少。 ...

刘九洲

我开了12年的网络拳馆,有一件事非常困惑我。

说起来,12年前,我水平确实也不高,
但是当时只会一招,
当时已经练了8年的一招,
南京林家拳。

当时我睡梦中都是这一招,
没有其他招数。
看天下到处摆摊子,
我只看这里是否有林家拳,有的话,我就学习一下,
没有,我立即走人。

因为别的我啥也不懂。

2001年,我偶然看到一卷《师古拳经》,看了之后,
目瞪口呆,于是决定学习宋家拳套路。

这个时候,
我在网上开始开拳馆,
来人我就打,
管他是谁。  

我是一边打拳,一边学习,
但是我很快就发现,
有一个惊人的问题出现了。

12年来,所有来参与打拳的人,
只有3,5个,
是准备学习,如何把别人打倒在地的。

其他1000人,
主要目的,
似乎在学习”如何被人打倒在地“。

还没有打拳,他们就引经据典,论证他们应该被人打倒在地,而且是绝对相信。

12年来,
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着我。

打拳,绝大多数人,居然是学习被打倒。
一听到准备把别人打倒的思维、想法、拳招,他们就视之如寇仇。

这个事情怎么理解?请高手教我。

绝大多数人,
就是学习一种,
把自己捆成一个粽子,再去上场,
然后被人打倒,
然后论证:拳法主要目的,就是被别人打倒。。。。。。。

你让他放开绳子,
随便打,
他说不对,书上说,要把自己捆成粽子,再上场。



诸位,
是不是这回事?


我记得,我党曾经有一次,说我们要”敢于胜利“。

这个说法很好。

目前绝大多数人,就是敢于失败,不敢胜利。

哈哈。

这就是我奇怪的地方。

你都练拳了,
还不准备把人打翻在地?

就好象你都装备武器了,
难道是准备让别人来侵略?

天下有这样的思维吗?




还真有!

你说,
奇怪不奇怪?

12年前我就放弃,基本不玩的林家拳,
现在基本上20倍声誉于当时。

纯粹做生意角度,
我要是一直玩林家拳,似乎也会获益。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49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01
刘九洲

我开了12年的网络拳馆,有一件事非常困惑我。

山水手卷与立轴的前后关系

刘九洲




       现在人们看绘画,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挂在墙上的立轴,这个形式,至少在北宋的时候,就很流行了,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都是立轴的格局,看起来雄伟壮观。而手卷这个格局,最早来源于书法的横向书写,人物绘画中的《女史箴图》是比较早期的珍贵遗存,山水画的手卷,多是平远格局展开,似乎与立轴的雄伟山水完全不是一个道路。
        但是最近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在图片上,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宋代佚名《别院春山图》手卷中一个片段裁切下来(图1),我们立即看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宋代立轴山水格局。中间是主峰,右边的流泉转化为左下的水流,左边的宫殿与村庄,以及小人物,与山水共同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宋代山水立轴格局。但是,如果在更晚期的山水画,譬如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则无法找到这样的局部,可以裁切出一个元素完备的立轴绘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山水画手卷发展,可能早于立轴,山水手卷的成熟导致了山水立轴的成熟。这是山水画与花鸟、人物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在《别院春山图》之前,很少有山水画手卷真迹传世,五代《江行初雪图》明显不可能裁切出一个完整的山水立轴;董元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也明显是横向展开的,如果纵向裁切,就会显得元素缺乏。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珍贵的唐代的、非常重要的山水手卷,从中我们也尽可能裁切了一段来,这个局部,也有山峰、建筑与人物,看起来绘画元素也是比较完备的(图2),但是很明显,山峰的转折变化,不是很丰富,作为立轴显得比较单调,与《别院春山图》的裁切效果完全不一样。唐代山水画手卷不复杂,导致立轴不可能高明。
        山水画立轴的成熟,不仅有赖于山水手卷的成熟,而且有赖于画家对山石本身的曲折描绘相对完备,如果不够曲折,那么就会出现叶茂台出土的11世纪山水画那样,看起来是完备的,但是缺乏应有的韵味。而山水画立轴晚于手卷这个事实,类似于书法中,楷书晚于草书这个事实一样,看起来有点不合常理,但却是史实。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55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49
山水手卷与立轴的前后关系
刘九洲

画中肥马与瘦马

刘九洲

        唐代绘画中,人物与马匹是绘画的主要题材,山水画与花鸟画在唐代还不够发达,不是主流。从出土的唐代壁画、绢画来看,唐代人物、马匹画得多是很胖,而传世宋代人物,多是画得很瘦,马匹画得也很瘦。以往人们认为,这是宫廷审美倾向和时代审美变化,导致产生肥瘦差异。但是从艺术角度看,唐宋之间,人物和马匹不可能进行了一次减肥,除了审美要求,唐宋之间绘画习惯、风格的变化,也会加大这种变化的程度。
        宋代最著名的马匹绘画,当然是北宋晚期的李公麟《五马图》(图1),这件作品目前被看作宋代绘画以及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准的作品。这种完全依靠线条的绘画,自然是把马画得比较瘦,才显得有笔力,《五马图》中那匹显得有些胖的马匹,就感觉画家笔力有点没有发挥出来。
        唐代李邕墓室壁画,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展览,我们看到其中打马球的那个人的马匹(图2),是类似于白描的画法,这导致这匹马看起来,不像唐代其他墓室壁画中马匹那样比较肥,这可能就是采用了类似白描手段的缘故。艺术品的差异,时代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具体的艺术手段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最近发现的五代《会棋图》中,马匹的绘画(图3),则是显示了另外一个绘画技巧带来的绘画效果的变化,那就是延续唐代的、完全采用色彩绘画,由于不注重画面中线条的作用,而是倾心展示色彩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整个马匹显得比较胖乎乎的,而不是白描画法显示出来的瘦。从画面上,如果采用颜色来描绘,那么边缘就会倾向于向外扩展一点,这样看起来就肥胖一些。线条则是恰恰相反,边缘线条更多时候会画出一个向内弧度,这样就会显得马匹瘦。
        不仅马匹如此,我们看5卷《西域美术》中那些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绘画,凡是完全用色彩描绘的佛像,就会胖乎乎的,其中仅有的几例线条绘画,画中的佛像就会显得瘦。其中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讨论艺术史一些审美变迁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艺术本身带来的变化,而不要把一切都向时代审美变迁上靠,时代审美变迁如果解释了太多的问题,艺术反而变得无所作为。


图一: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中的一匹。
图二:唐代李邕墓室壁画《马球图》,在首都博物馆展览。
图三:五代宫廷绘画《会棋图》中的马匹局部。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58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5
画中肥马与瘦马
刘九洲
        唐代绘画中,人物与马匹是绘画的主要题材,山水画与花鸟画在唐代还不够 ...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说到中国书法,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临纸之际,不用苦心经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称赞吴道子绘画用语),写出来还有这么多人说好,真是了不起。不少西方人也试图喜欢草书,他们大多数不懂汉语,于是试图通过比较抽象的草书,来了解中国书法。但是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人走通,目前没有任何西方人在中国书法上的造诣,达到西方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研究水准的一半程度。
        这不仅是西方人的尴尬,即便是中国学者,很多也不懂“狂草”,典型事例,就是关于古今最出名的狂草作品——唐代怀素《自叙帖》的争论过程。
        《自叙帖》从文意上看,是唐代草书名家怀素,把当时人对他的各种称赞,集中起来,用草书写成了一个大手卷,类似于今天出一本别人夸奖自己的文集。以往人们认为台北故宫收藏的《自叙帖》墨迹本,就是怀素真迹,因为看起来太激动人心了!特别在书写速度这个环节,超越我们看到的任何书法作品。但是学术界陆续有人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朱家济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启功、徐邦达等人接着也发表文章指出《自叙帖》不是真迹。
        2000年以后,台湾李郁周、王裕民出版专著详细指出《自叙帖》存在的具体问题,这引发了200410月,台北举行了一个以《自叙帖》真伪问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怀素自叙与唐代草书学术讨论论文集》。在这一次讨论中,傅申的文章以为《自叙帖》不可能晚于北宋,不仅是傅申,其他与会者的主要观点,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他们的主要信心在于,《自叙帖》书写的速度感非常明确,不可能是“摹”出来的。
        据说是在此次会议之后不久,香港佳士得专家马成名出示了一个民国时期日本的珂罗版印刷本,这个珂罗版,展示了一卷类似于台北故宫《自叙帖》的、另外一个《自叙帖》墨迹本片段,这个图片,显示了完全可能“摹”出这样有速度感的书法。看到这个珂罗版之后,傅申立即写文章,公开表示他改变了观点,他不再认为《自叙帖》这卷书法无法摹。傅申是唯一公开表示改变观点的人。
        到了2012年,北京刘正成邀请有关学者再次开一个小型会议的时候,依然有学者坚持认为,《自叙帖》是怀素真迹。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在1980年代,我对书法刚刚感兴趣,看到怀素《自叙帖》印刷品,感觉这就是神品。当时也阅读了启功的文章,那个诧异的感觉,现在还记得,觉得启功一定错了。以后很多年再也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2004年,我在安娜堡看到了王裕民的书籍,后来又承台湾康益源先生好意,寄赠李郁周的两本有关书籍,于是再细看一次《自叙帖》,发现《自叙帖》字迹的模式是正确的,但是细节没有一处符合书写规律,也就是说,这个《自叙帖》不是“写“出来的,应该是高手摹本。当时就此写了一篇小文章,寄给了康益源先生,后来因为马成名发布了珂罗版材料,我那篇小文章没有这个珂罗版更加有直接证据的价值,就没有发表。任何人看到台北故宫《自叙帖》都应该激动,但是你如果积累了足够的真实经验,应该会改变看法,至少我个人是这样体会的。
        从这个事件来看,古代书画鉴定大约有几个层次,一个就是朱家济、启功、徐邦达他们,他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通过其他书画的类似特征,指出《自叙帖》有问题,这说明他们是“触类旁通”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傅申这样的学者,当他们看到直接证据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辨认这个证据的信息含量和准确意义,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第三个层次,还有不少学者,他们看到了直接证据,但是他们完全不懂这个证据说明了什么,无力改变观点。
        事实上,从各种记载来看,大约在宋元之际,《自叙帖》真迹就失传了,宋代以后记载的《自叙帖》,就是几个临摹本,但是由于临摹的水平比较高,迷惑了没有实际鉴定经验的学者。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05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0:58
怀素《自叙帖》的前世今生            

刘九洲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说到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特征,那么就得有个比较,可以与股市、房市做一个基本比较,其特征就显示出来了。
        譬如说,股市跌了!那么大家都去捡便宜货,那么股市涨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获益!2002年的时候,新浪股票只有不到1美元,后来涨到了大约100美元,你要是当时有钱投进去,获益就非常可观了。但是同样情况,在艺术品市场上,就很麻烦。一件比较好的齐白石,哪怕跌的很厉害,无论如何也要100万人民币以上一张,这就导致可以参与的人不多,这个单价太贵。这个特征,就是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投资的门槛比较高。
        股票市场,不管怎么跌,你要是兑现,那是一天就可以办到。但是艺术品的问题就比较大,你着急用钱,走正规拍卖渠道,大约6个月才可以拿到钱。这说明什么?就是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对时间要求非常高,不是那种短线资金可以承受的。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出租,艺术品卖不掉,放在手里也不可能租出去,呵呵,是很麻烦的。
        至于赝品问题,大家说的太多了,也不需要强调了。股票没有赝品,房子也没有赝品,但是艺术品有赝品,这就需要有研究——就是需要知识。知识,就需要时间与教育的积累,这恰恰是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环节,看起来也不如股票市场那样,服务到家门口。艺术市场导致你要么需要冒高风险,要么需要你有高度的知识,这可不是一般的要求。
        相比房市来说,艺术品的实用功能几乎没有,这也是艺术品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品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穿,有啥用呢?真的值钱吗?还不如房子保险。其实,这种思维也是受到了房市多年上涨的影响。在30年前,房子完全没有这么贵,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也就是10万美元一套,那个时候,也许是价格因素,食品等消费品在人们收入中的比重比较高,同时,人们对房子的敏感程度也远不如今天。
        综合来看,艺术品市场,门槛高,流动性差,风险大,专业要求很高,看起来都是问题,似乎不是那么适合投资啊!那么它有什么优势呢?其实只有两点,第一,就是审美价值。买了股票,你看都看不到,哪里有什么审美可言?但是艺术品不一样,在富足之后,山水之间建一个别墅,读书看画交替进行,这种享受,可真不太容易描述。古代最高精神享受,就是文人“雅集”,其中压轴项目就是看书画、玩古董,与古人对话,让参与的人变得很“High”,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人们对顶级书画素来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其中不全部是金钱、面子,可能其中确有无法替代的审美体验。如果不是现代拍卖业的发达,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第二,如果投资成功,倍率都比较高。一般股票买卖,一年翻一倍就是非常厉害了。但是在艺术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或者遇到特殊的艺术家、或者特殊作品,一年翻一倍两倍那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艺术品市场上,愿意在拍卖之后几小时内,掏几十万要求买人家手里的拍卖合同单据的事情,也是常见,原因就是在于,艺术品市场上利润可能比较高,大家愿意增加资金,获得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艺术品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有资金充裕且资金极其闲置的人,可以考虑投入这个市场,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资金,最好不要涉足,否则很麻烦的。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07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5
艺术品市场PK股市房市

刘九洲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有赖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现在可以看到超过2万件从5世纪到11世纪的写经,如此多的数量,保存了当时经书生们各种各样的字迹。

  在这些写经被发现之前,这一类东西传世很少,流传下来的,都被视为唐代名家墨迹,非常珍贵,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子昂题跋的国诠《善见律》。

  现在敦煌藏经洞的写经,经常会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并不算昂贵。有人以为这完全是因为数量的因素,其实,他们忽视了这些写经与书法作品之间的重大差异。写经就是写经,虽然有很多字迹娟秀,但是,写经看起来比较乏味与重复,看多了头晕眼花,与看名家真迹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的说,写经不是书法。这些乏味与重复,正是写经艺术性不高的具体表现。

  说到写经是不是书法,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书法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所以我们采取迂回的办法,还是从写经的艺术特征谈起。大约2万多件写经,主要特征是什么?从风格上来分析,很不合适,因为这些写经,风格涵盖面很广泛,粗粗看看,很容易被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忽悠了,容易认为这是艺术性的体现。如果我们从书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来观察,倒是可以看到写经的一个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特征,那就是“笔画不避让”。

  王羲之的字,从传世摹本来看,避让是非常明显的,而在王羲之以前,紧挨着王羲之的章草,其实是不避让的。因此,王羲之的主要贡献,可能是在书法中,创造了“避让”这个基本法规。“避让”的基本手段,就是人们常说的“阴阳、动静、开合”,这些手段就是为了笔画可以避让。在艺术上,这种避让带来了整体效果比较和谐,不会出现互相争强的局面。元代以后,学习章草的书法家,依然延续了章草不互相避让的基本特征。

  也许你要问,伟大的王羲之就是这个贡献?是的,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如果拿书法史与绘画史比较,就会看到王羲之有多伟大。唐代绘画的整体格局还是很“满”的,而且画面之中,各个元素之间不知道避让,从很多唐代石刻,以及唐代皇家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直到五代,依然可以看到图案化很严重的作品。“图案化”就是填满每一个空间,不知道避让。直到北宋晚期,赵佶才把“绘画需要避让”这个原则基本确定下来,代表作品就是宣和画院的作品,以及我谈到过的、宣和时代对古代绘画的临摹品。就此,中国文人绘画与民间绘画分道扬镳,民间绘画依然不知道避让,南宋的墓室壁画,与明代大量寺庙壁画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说,赵佶时代,绘画的避让原则才确定下来,那么,王羲之在书法这个艺术品类上,确定这一点,早于绘画大约700年,这个伟大,是毫无疑问的。

回头来看,写经与书法家的最大差异,恰恰在于,唐代书法家,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忠实门徒,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王羲之的因素,因此,他们下笔就有避让,只是避让的技巧,各自不同而已。但是唐代写经绝大多数是没有避让的,这些经书生,似乎也有自己的一套写字速成法,所以也就自然远离了王羲之的字字避让的办法,而是采取了一种直白的、不避让的办法,这就是“不是书法”的经书体。

  经书体虽然看起来可以看看,但是由于是不避让的,因此,为了避让而产生的技巧,“阴阳、开合、动静”,就显得不是内生的,而是随意采用的,所以,经书体的表面是好看的,但是内底是苍白的、无源的。其艺术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就是人们喜欢说的“虚”。这个概念,就是对于已经产生的“实”的避让。这个避让,使得各种避让手段层出不穷,一个完全不同于争强艺术的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史上,脱颖而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书画总体上是高于中国其他艺术品类的原因,因为书画是特别强调虚实的,因此看起来是比较舒展的,耐看。

  而其他很多艺术品类,放到中国艺术史上来看,不过就是晋以前书法、唐以前绘画的进一步发展,路子越走越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艺术,虽然很多艺术品类都一度登峰造极,如瓷器,但是最好的瓷器,恰恰还是提倡绘画避让的赵佶时代的作品,那就是汝窑,而不是乾隆时代的青花瓶子,满脸都是工,实在没有办法看,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话来说,就是“热闹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其他如漆器等品类,不是没有大师,而是没有吸取、或者不容易吸取“虚”的概念,最终没有走出唐代之前的概念,非常可惜。

  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当代书法,有点走回头路,很多人在作品中不讲巧妙、不谈避让,而且还故意宣扬一些早于王羲之的原始概念,放弃王羲之以来1700年的成果,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近日翻看《艺苑掇英》,看到翁万戈旧藏《灵飞经》唐代墨迹,反复看,也不觉得好,再结合日前所收五代绘画,忽有所悟,杂感如上。如果要写成论文,我没有这个本领,只好就以此小文面世了。

  还想到一个问题,像唐代写经这样,只是在一些具体环节出问题的字迹,都不算书法,现代那么完全不懂用笔,横拖竖拽的字,如何能成书法?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3-9-18 11:24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07
写经为啥不是书法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书画与人一样,是有性格、有特征的。有的人,你见一面就很熟悉,有些人,认识多年你也不喜欢,书画也一样,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但是不经过引导,不太可能一开始喜欢董其昌、陈老莲、八大山人、四王的绘画,因为这些人的作品脱离了初级审美,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审美,不太容易为初学者理解,类似于小孩子很少喜欢吃苦瓜。
        鉴赏入门,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类别,反复研究以求入门,可以事半功倍。这个阶段,不论喜欢近现代还是宋元,都可以,因为现在信息交流比较容易,你要看任何绘画,都有展览的。但是20世纪作品,并不因为切近而更加容易理解,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与艺术史联系更隐蔽、更抽象,譬如说,你如果不熟悉关仝、王蒙这一路的风格,那么就不太可能真实理解陆俨少;不熟悉日本20世纪初绘画,就不可能理解傅抱石。
        在入门之后,基本途径就是不断的把你特别喜欢的艺术家看得厌烦掉,同时发现以往熟视无睹的艺术品,成为新的最爱,如此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对一个艺术家不同阶段产生喜好变化的情况,因为每个艺术家在不同年龄阶段,取向会有明显差异,有时候偏于经典,有时候偏于创新。对于鉴赏家来说,就是在不断地品尝这些变化,最终指出什么才是新的经典,这就是鉴赏家的基本历程。最精彩的艺术品的味道,大约是接近苦瓜、豆腐这样的,而不是接近糖果的。
        但是很多人说,最贵的东西好像不是你说的那样啊!
        是的,如果结合价格,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是高档的艺术品,出现很贵的价格,为何如此呢?因为格调甜美的作品,目前阶段,容易获得刚入门资金的追捧,这些作品价格就会很高,具体例子我们身边很多,我就不列举了。这种层次,打个比方,相当于儿童食品中最受追捧的是糖果,小孩子都喜欢吃糖,但是成人肯定不会如此,这就是品味的差异。如果你的作品,类似于豆腐、苦瓜,带点层次,遇到这些“喜欢吃糖的儿童”,就会比较吃亏。
        还有人说,很多很贵的经典书画,看起来不美啊!是的,确实有可能。因为高水准的作品,由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评价,虽然懂的人很少,但是超级富豪加上重要学者的评论,就会形成高价格。这就是那些最贵的作品,往往看了不觉得很美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进入市场的资金背后,糖果型眼光很多,因此,糖果型的书画是目前最时髦的时候,放在历史上看,现在就是一个“糖果型”阶段,也就是初级阶段,比较甜的作品、获得了大力追捧。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23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13
糖果型书画与糖果型资金

刘九洲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刘九洲


        沈括《梦溪笔谈》中说:“江南中主时,有北苑副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晩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
        首先要说一下,“董元”这个名字是准确的,不知何故《梦溪笔谈》写成了“董源”,这个错误延绵至今。
        这段文字虽然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董元作品极少,可能只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是真迹,而此画中也看不到沈括津津乐道的画面效果,面对《梦溪笔谈》的记载,让人遐想不已。
        最近披露的杜琼1437年作品《临董元万木奇峰图》,则解除了这种遗憾。杜琼(1396-1472)是沈周、吴宽等人的老师,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南村别墅图》册是他的杰作。从杜琼《临董元万木奇峰图》上看,在明代早期,杜琼不仅看到董元《万木奇峰图》这个著录于《宣和画谱》的一代名作,而且忠实地临摹了一本,画面中很多精微的地方,展示了杜琼不输于职业画家的才能。
        更加有幸的是,董元这件真迹一直流传到清代早期,大画家王翚在1711年,也忠实的临摹了一本,而且有详细的画面题跋讲述源流,我们可以从王翚临本与杜琼临本的一致的画面内容,确定杜琼王翚的作品,都来自董元《万木奇峰图》。王翚虽然号称“画圣”,但是他的这件摹本,笔墨比较枯干,缺乏杜琼临摹本中多种复杂细微的变化,看来,王翚没有意识到需要表现“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这个重要环节。当然,这也可能是王翚看到的董元真迹,又晚于杜琼274年,五代真迹流传到清初,多次悬挂,品相也许已经很疲,无法窥得真相了。1727年,大画家黄鼎也看到了真迹,又临摹了一本,此后董元《万木奇峰图》就失传了。
        而杜琼的临摹作品,保存得很好,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董元原作中“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技巧。仔细观察,这个环节是建立在全局技巧上的,而非局部技巧。在整个画面大多数地方只用水墨与淡色花青的情况下,在山峰的侧面,使用一些极其淡的红色,近看确实看不出什么,但是,退远一些看,这个“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的效果就出来了,山峰侧面淡淡的红色,宛如实景。这是第一次有图像与沈括的记载相印证,而且,在明清其他多件临摹董元的作品中,都没有展示这个技巧。
        其实古人很多东西并不神秘。譬如说,唐代越窑“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在扶**门寺地宫被发现之前,众说纷纭,差点吹到天上去。这个地宫发现之后,人们可以从账簿上发现有“秘色瓷”,核对物品,发现就是质量比较好的唐代越窑青绿色产品。如果不发现这个地宫,估计不少人还在讨论这个“秘密”是什么。其实哪里有什么秘密?很多古代记载,似可作如是观。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28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3
解读《梦溪笔谈》的董元奇迹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我没有贬低这两类人的意思,只是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


小学者经常犯错误,
他们惯常的错误,
就是告诉大家,我发现这个印章的印泥味道,不太对,
所以,
东西是赝品。


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东西本身,
他们其实要告诉大家,他们对印泥味道,有一种特殊爱好。也许有研究,也许没有。


但是文章要下结论,
他不能说他其实只是对印泥感兴趣,
所以他只好说,赝品。


非如此不足以称“小学者”。


小画商,他们希望市场上的东西,
不断重复他们自己知道的那些,
就像我10年前希望市场上全部是林散之,一样。


如果出现生货,
第一,他们不看;
第二,如果被迫去看,那么反正也看不懂,也不会掏钱,那么就说赝品吧。反正没有研究,不可能确认真迹,不如说赝品。


他们其实不过是想说,我不买。
但是没有办法说。
于是他们说:赝品。




大家看看,哈哈。。。。周末愉快!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28
小学者与小画商其实是一样的

首先声明,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刘九洲


        上一期说到,鉴定大多数时候靠比较,少数情况靠逻辑推理。很多人问,书画鉴定的逻辑是什么?
        书画鉴定的逻辑,不是纯粹逻辑,而是建立在艺术史环境中的逻辑。譬如说,山水画草创阶段是不知道利用阴暗,来表达立体感的,直到北宋范宽名作《溪山行旅图》,以及屈鼎《夏山图》,这一点依然没有做到。如果一件绘画,使用阴阳表达山石立体感技巧成熟,这还可能是五代绘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些今天看来显得笨拙的,才可能是五代绘画,譬如说《江行初雪图》。再譬如说,北宋开始,人物画开始重视衣纹本身画得如何,而唐代绘画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看到一些不重视衣纹的人物画,而色彩水平很高,那么显然要考虑这是否早于北宋。鉴定也可以反过来使用这个逻辑,譬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仕女面貌雷同、设色淡薄,这就不太可能是五代真迹了。与之相反,上海博物馆藏的《宫乐图》中,仕女面貌变化大,画面器物与人物大小不成比例,这些看起来不正常的特征,却可以使得人们判断这可能是五代画,而不是南宋画,因为南宋时画面中人与物的比例已经很好了。这些都是鉴定中逻辑使用的例子,特别在早期绘画中,这种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元代绘画开始,画面元素开始稳定下来,鉴定需要理顺元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书法元素重于绘画因素,是大多数鉴定家的共识,印章、纸张等因素,退居更加次要的地位,但是不是毫无用处。有一些艺术史家,可能忘记了元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会犯简单的错误,这也是逻辑出现问题。譬如说,徐小虎著《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认为,元代吴镇只有四件书画是真迹,其他都是赝品。在这个案例中,徐小虎也许忽视了书法的作用,多件吴镇绘画中的书法,互相之间联系很紧密,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判断起来不算困难。如果书法方面不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在吴镇案例中,还有更简单、更直观的道路:印章判断。吴镇的大多数作品上的印章是一致的,这一点对于印鉴专家来说不是难题,仅此一点,《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整个推断就会不稳。
        画面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逻辑关系排列,正是鉴定家在实战中需要作出的判断,不参与实战者,本来就不会关心画面全局,往往就不知道元素排列在鉴定中的重要性。著名的黄庭坚《砥柱铭》真伪,前两年争论了一阵子,我在《书法》杂志上也撰文参与了讨论,现在想来,很多参与者没有注意到“元素的权重”问题,把一些可以不予考虑的环节,提到可以决定整件书法真伪的高度来讨论,这就是逻辑混乱,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了,艺术史还在时常重复,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很多年前我就提出书画鉴定中的基本逻辑,叫“一点真即真”,也就是说,只要你确定画面某个环节一定是真,那么整个作品就是真迹。反之亦然,“一点伪即伪”,只要你确认一点是假的,全盘即被攻破。如果知识不全面,出现自相矛盾,那么就要分析权重,看看那个元素更加重要,就听从哪一个。现在想来,这个基本逻辑还是站得住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4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1
逻辑失守,导致鉴定失常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刘九洲


        鉴定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图像比较。较少的情况下,是逻辑推理。
        图像比较就是把真迹,与需要鉴定的书画进行序列对比。这里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掌握的真迹图像是否准确、清晰、全面。最好当然是拿真迹去比较,但是很多真迹在博物馆,那么利用清晰图像比较,也是可以的。第二,如何判断差异?不仅真迹与赝品之间,存在差异,真迹与真迹之间,也存在差异。哪些差异可以导致“赝品”的结论,哪些差异恰恰说明这是真迹,这才是关键所在。
        稍微学习过几天书画的人,都可以面对不同作品的差异,侃侃而谈,我以为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画坛右派”,就是高标自诩,其实持论过高、不切实际,水平其实不高。有点类似晚清的清流,谈起来很好听,不解决实际问题。
        有人看到差异就以为其中有一个必然是赝品,这就可笑了。你去看任何一本当代画家的画集,其中真迹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古代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史,不能深入掌握核心概念,不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理念,就不知道什么样的差异,才是真迹的差异,什么样的差异,可以断为赝品。
        鉴定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最了解艺术家的人,他们需要掌握艺术家的“真迹范围”:到了什么程度,依然是比较差的真迹,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比较好的赝品,至于那些典型真迹,是不需要鉴定家的,爱好者也可以鉴定,那就是所谓的“大开门”。掌握边缘知识,是鉴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资料翔实的时候,鉴定并不困难,只要下“记问之学”的功夫,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准。资料缺乏的时候,那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时候需要逻辑推理,“记问之学”可能就无效了,《溪岸图》就是使得“记问之学”完全失效的作品。
        书画鉴定的逻辑,以往没有建立起来。书画鉴定的根本逻辑,就是依托真迹去寻找真迹。那种以为熟悉赝品可以辨认真迹的想法,是荒唐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没有见过波音767,那么,你知道再多的其它飞机,最终你依然不能辨认什么是波音767。鉴定必须依靠认知大量真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全面的认知系统,才可以去鉴定。
        以前谈过的“先买一张真迹”,就是寻求全面认知的突破口。因为在面对一个艺术家的时候,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面掌握其特征,必然是从局部认知,发展到全面认知。而其中的突破口,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就好象军校教科书可以讨论如何攻打城池,但是面对真实的一个城池,你只能自己去寻找突破口。
        很多鉴定的人,喜欢找一些看起来简单的环节作为突破口,比如说,画家的签字、印章。这其实也是“敌人”重点加强的点,因此,如果选择这些点,往往会碰到石头上、撞到枪口上。对于鉴定来说,与作战有点类似,就是看起来最远的道路,往往是最近的道路,出其不意,才可能制胜。
        从实践上说,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备的知识,因此,在鉴定中,不要存在“赌一把”的想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鉴定的基本态度与法则,也是鉴定思维流程的最后一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4
书画鉴定的思维流程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刘九洲




5月31日下午,我与浙江大学《宋画全集》编委会一道,探访了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这是美国重要的公立博物馆,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美国国会、白宫等政治机构很近。在美国所有博物馆中,弗瑞尔美术馆收藏中国古代绘画的数量和品质均名列前茅,因此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6年前,《宋画全集》在开始收集海外博物馆藏品版权图片的时候,我们就与这家博物馆始终保持联系,现在《宋画全集》大多数都已经出版,随后的出版项目即将启动,因此,浙江大学有关部门人员与我一起来到这个博物馆,进行工作访问,博物馆热情接待了我们。


博物馆东方部在他们库房,展示了核心藏品,7大幅八大山人书画立轴挂在墙上,作为观看的背景,然后从容展示了12件宋元名作:郭熙《溪山秋霁图》,李山《风雪松杉图》,张勘《人马图》,《中山出游》,《云起楼》,赵子昂《二羊》,钱选《栀子花》,王蒙《夏山隐居》,吴镇《墨竹》,邹复雷《春消息》,赵雍《临李公麟五马图》,元人《山水楼阁》,此后展示了八大山人《涉事》等著名册页,最后看了宋拓《淳化阁帖》国子监本。其间还有一些来自敦煌的北宋绘画在墙上。


这样阵容齐整、信息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藏品,海外也只有大都会、波士顿、克里夫兰、纳尔逊这几家可以达到,海外私人藏家的宋元书画,则是汇聚在一起,才可以与之匹敌。在艺术史上,把重要藏品汇聚起来,进行比较观看,历来是值得关注的事件。


在这次“对观”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是一种古代大师之间的残酷较量,每一个人的特征,都在其他人的辉映下,或者变得鲜艳夺目,或者变得黯然无光,任何画家无法逃过这种比较。如果经过足够的训练,古代大师的名作在这样的比较下,可以立分高下。我们对每一件作品都报以极大的热情,但是最后留在脑海中的只有一两件,那就是胜出者。对于任何一个收藏家,任何一个博物馆,任何一个文化来说,这些顶尖的艺术品,才是值得反复传播,才会使得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赞赏。这也是无数专家为了若干书画的真伪,反复研讨的主要背景,谁也不想把一件赝品,四处传播。


直到第二天我在华盛顿国家画廊里看西方绘画的时候,前一天的赞叹依然往来于胸。最近两年,西方艺术市场对于中国收藏家不买西方艺术品略有微词,我则是想,什么时候才会有大批西方观众,在各种博物馆里,反复观赏中国书画,如同在华盛顿国家画廊中的外国游客一般?这也许才是不辞劳苦出版《宋画全集》的传播意义所在吧?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44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18 11:38
“对观”弗瑞尔美术馆藏画

谢稚柳与徐邦达的一致性

最近数年,
很多人说,谢稚柳与徐邦达的差异。


差异容易说,
新闻记者也可以总结出来。


说这两个人的一致性,
就需要有点真水准了。


我帮助大家解题:这两个人的一致性,就是只有这两个人具备,具备排他性的“一致性”。



1,首先,他们是一个阵营里面的战友,他们的主要敌人,是比他们早一代的收藏家。


看他们的著作,那些书籍的针对对象,就是与张伯驹同时代的人。也就是那些看纸张,看印章,看著录鉴定的人。


这一点是他们的大定位。
他们是1960年代开始说话的“新一代鉴定家”。

2,谢稚柳,徐邦达,他们其实都认为真伪是可以最后确认的。这是共同点,很多人不这样认为。


但是徐邦达以为,这个时代,人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水准。
谢稚柳以为,他们的想法,当代没有人能够理解。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2:10 | 只看该作者
西方艺术史场中,绝多多数都是19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市场中转来转去。
明白吗?
你只要有钱,
随时可以安全进入市场,
19世纪以后的作品,
基本上每一天在哪里,都有记录。


中国艺术市场有点不一样,
虽然书画是主流,
先当代书画,占据书画市场65%左右,
但是,居然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
在古代书画这里。


这就导致了一个心理问题,
在某个圈子里面,
你如果说你是收藏齐白石、徐悲鸿,
大家嘴巴不说什么,但是眼睛一定藏不住秘密!


眼睛在说:这也算收藏?


这就导致了收藏界发生了“身份”问题,
类似于你在上海,
你住在哪个区域,哪个楼盘,
大家嘴巴不说,
但是满肚子在掂量。


你要是去搞古代书画吧,
说实话,
钱当然需要,
但是还有眼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困扰人很长时间。


反过来说,
古代书画的存在,
为中国艺术市场中,知识的价值,带来了真实的地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7 16:3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