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禅茶壶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营紫砂一厂紫砂壶的特点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9-3-17 11:3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学习了
140#
发表于 2019-3-5 14:06 | 只看该作者
*为dy
e
e


139#
发表于 2019-3-5 14:05 | 只看该作者
138#
发表于 2019-3-4 15:31 | 只看该作者
                                                                                                                                                            
137#
发表于 2019-3-4 15:31 | 只看该作者
一厂早期土胎的简单辨识
136#
发表于 2019-3-4 1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45A 于 2019-3-4 15:30 编辑

......
135#
发表于 2019-3-4 15:28 | 只看该作者

134#
发表于 2019-3-4 15: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直都在说早期壶的辨识要把“工、型、土、章、窑”作为重点,其中土和窑烧应该要结合起来判断,因为接触过紫砂壶的朋友应该都知晓,同样的一块土,不同的窑烧,不同的温度,乃至于在窑内不同的位置,都会影响壶品最后的发色。所以土胎的辨识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很多时候如果仅仅只有图片,那么拍摄时的角度和灯光又会增加辨识的不确定性。
   紫砂用土一般要经过开采、陈腐、炼泥、去杂质等工序,一厂所使用的土胎在60及70时期以上工序做的较好。到了70末及80中期,由于产量要求,土胎的陈腐及去杂质工序就没有前期那么精细了,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80期的土胎表面,普遍存在肉眼可见的“黑碳点”和“云母片”颗粒。      
                                                                                                                                                      
                                                         
                                                                                 

       黑碳点产生是由于土胎中各种类型的铁矿质,在受到高温后融出流到土胎的表面。早期一厂是采用物理法去除此类铁质,因此在60及70年代几乎很难看到这样的黑碳点,而在80绿标期,由于对土胎的要求有所降低,出现这样的黑碳点反而较正常。因此我们可以用“黑碳点”作为判别70前或70后的一个依据。
   图片上的云母片可能不是很清楚,其实分辨的方法很简单,拿着壶品在阳光下,可见土胎表面会有亮晶晶的颗粒,那就是云母片。
在60及70土胎中极少会出现黑碳点和云母片,60壶品的土胎表面杂质很少,到了70时期,土胎表面会出现少许杂质,这样的黑色杂质与黑碳点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学会区分。
                     
                        
          土胎颗粒感在不同时期也有差别,仔细观察各时期壶品,60土胎颗粒均匀,颗粒较粗。经常可见60时期的土胎中出现这样的石黄颗粒。70时期土胎颗粒会细一些。到了80时期土胎的颗粒就变的不太均匀。
                    
                        

    土胎的发色和窑烧的温度控制息息相关,一厂历经推板窑、倒焰窑和隧道窑。其实从窑温的控制技术上讲,应该是越来越进步的。厂前壶品大多都低温、欠温,也是因龙窑窑温控制技术,很多人不敢足温烧制,就是因为风险太大,极易出现过温过火现象。
     60时期壶品的未泡养前,土胎的发色为粉色偏红,胎质细腻绵柔。70时期由于窑温控制技术进步,烧制的温度有所提高,土胎的发色开始由粉红到暗红,颜色变深,但绝非是现代电窑或者气窑烧制出来的那种明亮的暗红。
    关于厂外仿品,其实可以分为二类,一种就是黑碳点和云母片极其多的,这种就需要小心啦。还有一种是完全没有杂质的,为了迎合大家喜欢光鲜亮丽的土胎表面,现代练土普遍利用化学方法以及酸洗技术去除杂质,先不说化学方法是否有害健康,关键是失去了紫砂物件古朴醇厚的韵味。接触过早期厂壶的朋友都应该有很深的感受,未泡养前,土胎表面像是蒙着一层灰,几泡茶水滋养后才露出真容,这也小弟当初爱上早期壶的病根。undefined
   由于手上没有好的微距镜头,只能尽力而为的拍。可能图片的清晰度不够直观,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33#
发表于 2019-3-4 15:24 | 只看该作者
60前发面馒头,70死面馒头,80后发酵粉馒头。60的馒头最好吃。
60左右老艺人,老思想,泥料都风化、陈腐三五年才用,渣质都氧化和沉底。泥料肯定好啦。
60中期前,有雷蒙机,无真空机。还需要手工炼泥。泥料不陈腐,粘锤子,也需要陈腐,只是时间短了。
后来,真空机来了,泥料从出矿到工手手上,就一俩周时间了,可用但是很丑。
再到后来,香港人来了问“能不能做好看一些”。因此就开始加各种东西了。好看也好用。
我爱厂壶。
132#
发表于 2019-3-3 22: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31#
发表于 2019-2-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一九六七年大汉君,四道刻,庚娣款




22.jpg (29.91 KB, 下载次数: 5)


33.jpg (30.82 KB, 下载次数: 4)


44.jpg (35.3 KB, 下载次数: 6)


55.jpg (61.13 KB, 下载次数: 4)


66.jpg (42.24 KB, 下载次数: 6)


77.jpg (44.39 KB, 下载次数: 4)


88.jpg (43.27 KB, 下载次数: 6)


130#
发表于 2019-2-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文革厂壶作品的口号涉及政治,必然刻得非常认真、精美,决不敢马虎草率!

                                                                     
129#
发表于 2019-2-23 20: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28#
发表于 2019-2-10 18:30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fcd5720100y8dl.html
127#
发表于 2019-2-10 18:28 | 只看该作者
功夫是死的,出招的人必是活招,
鉴别紫砂亦是如此,每一款壶的鉴定方式皆有所不同


就依照水平壶而言来说吧!
一把水平壶的构成要素无非''身、盖、流、把、的子''
就一厂的制作沿革套入70年中期请饮系列来说


1、壶身''为石膏模(由于出至于挡坏,同款烧结后差异性低于3%)


2、壶盖'''''为铁模札盖(特徵于壶盖转折处留下如水纹状横线)


3、壶流'''''铁模挤压(铁模无吸水性质,壶流缩收大,乾燥烧结后呈现往内凹陷)


4、壶把'''''手工搓出(由于纯手工搓出,亦会有粗细之别,倘若是如具造型的''集玉壶''注浆手把,则无明显粗细)


5、的子'''''竹搭子搓出(如上纯手工必有大小之别)


6、依照大廠工序,氣孔是由壺蓋內往外塘挖,裡內會凹陷


鉴别紫砂壶如能拆开的越细腻,则鉴识能力越强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7-3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