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小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看看这把提梁怎样?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0-25 15:32 | 只看该作者
<p>俺至今对这件壶作有疑问:</p><p>1.清末民初这类缎泥提梁,非外销,非批量制作,会有磨光版本吗?</p><p>2.整把壶的包浆过于均匀,连提梁的色都与身筒的一致了,这个可能性非常非常小的。</p><p>3.陶刻的感觉有点满,写实过渡而写意减少了。</p><p></p><p></p>
32#
发表于 2007-10-25 18:2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乔丹</i>在2007-10-25 15:32:02的发言:</b><br/><p>俺至今对这件壶作有疑问:</p><p>&nbsp;</p><p></p><p></p></div><p></p><p></p><p>哈哈.........确实不塌实.</p>
33#
发表于 2007-10-26 00:3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殷啸天</i>在2007-10-25 21:28:14的发言:</b><br/><p></p>你现在看东西比我厉害了!学到什么新东西记得交流啊?</div><p></p><p></p><p>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啊</p><p>俺是有良心的人,这么多年来,还是要感谢老高。</p>
34#
发表于 2007-10-26 00:4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过山风</i>在2007-10-25 18:22:14的发言:</b><br/><p></p><p></p><p>哈哈.........确实不塌实.</p></div><p></p><p>&nbsp;</p><p>纯粹就壶论壶</p>
35#
发表于 2007-10-26 10:3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醉里横笛</i>在2007-10-26 10:29:35的发言:</b><br/><p>一、这把应该不是磨光,是包浆</p><p>二、提梁部分的色泽因手持等因素也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可以从很多开门传器上看到</p><p>三、刻绘方面,梅和竹的满刻也是老刻的一种风格追求,所谓“置壶竹中,影落壶上”的效果,瞿的子冶不是吗?审美上没有问题的</p><p>我的浅见</p></div><p></p><p></p><p>哎呀,就等你们这些强角发言了。哈哈哈</p><p>我家里的老件大多数都出去了,否则我的搞俩标本来“呼应”一下老醉才行....</p>
36#
发表于 2007-10-26 16:00 | 只看该作者
上过手,不是抛光的,我也有照片.找到发上来.(只是上面参与的人较多)有吴煦载.王礼等.有后刻款.但却是一把好壶,料的风化与包浆不容怀疑.
37#
发表于 2007-10-26 17:1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龙文</i>在2007-10-26 16:00:30的发言:</b><br/>上过手,不是抛光的,我也有照片.找到发上来.(只是上面参与的人较多)有吴煦载.王礼等.有后刻款.但却是一把好壶,料的风化与包浆不容怀疑.</div><p></p><p></p><p>都是探讨,并无意任何的冲撞。盼兄见谅。</p><p>其实就我开始提到的几个论点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我没有说:</p><p>这把壶的料子,窑烧充分,缎泥肌理冒黑星(不是吐黑),泡养干净均匀,这个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流传到今天,外观的“皮子”没有看到,却看到的是茶精层。</p><p>日后若有机会,上无锡找小马去看看。</p><p></p>
38#
发表于 2007-10-26 20:3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在他哪里.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2:2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过山风</i>在2007-10-25 18:22:14的发言:</b><br/><p></p><p></p><p>哈哈.........确实不塌实.</p></div><p></p>哈哈哈,还是去雅昌买笔筒踏实。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2:3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殷啸天</i>在2007-10-25 21:24:18的发言:</b><br/><p></p>没白疼你!</div><p></p>你就算了吧,看看你憋了几年贴的玩意,哈哈哈,都是狗不理的玩意,还充什么老大啊,不要在这里忽悠啊,注意!
41#
发表于 2007-10-27 22:5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7-10-27 22:29:42的发言:</b><br/><p></p>哈哈哈,还是去雅昌买笔筒踏实。</div><p></p>那件是帽筒.不适合放笔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3:4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过山风</i>在2007-10-27 22:57:28的发言:</b><br/><p></p>那件是帽筒.不适合放笔</div><p></p>哈哈哈,哈哈哈。
43#
发表于 2007-10-29 09:5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乔丹</i>在2007-10-26 17:19:19的发言:</b><br/><p></p><p></p><p>都是探讨,并无意任何的冲撞。盼兄见谅。</p><p>其实就我开始提到的几个论点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我没有说:</p><p>这把壶的料子,窑烧充分,缎泥肌理冒黑星(不是吐黑),泡养干净均匀,这个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流传到今天,外观的“皮子”没有看到,却看到的是茶精层。</p><p>日后若有机会,上无锡找小马去看看。</p><p></p></div><p>清末民初的壶,要是放到现在,也会有一层<strong>干净均匀透</strong>的包浆.</p>
44#
发表于 2007-10-29 10:3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龙文</i>在2007-10-29 9:57:20的发言:</b><br/><p>清末民初的壶,要是放到现在,也会有一层<strong>干净均匀透</strong>的包浆.</p></div><p></p><p></p><p>与龙文兄认真的探讨:</p><p>提梁壶,而且是长期实用的提梁,有几个点需要接触的。尤其是【长期使用未泡洗的】,更会有些明显的迹象。而几个接触点长期使用下来产生的包浆效果截然不同的。以乔的一些藏老壶的经验,今天不妨以提梁来探讨一下:</p><p>1.提梁的“上部”和“后部”,在使用中与手接触的最多。这两个点几乎不会有什么茶精层的覆盖,而更多是手握摩擦后产生的一种缓慢摩擦产生“宝光”。</p><p>2.壶身筒的部分,因为与茶精接触最多,会产生一种内到外的缓慢的“渗透”,因为缎泥本身发色淡,渗透出来的效果会相对层次分明一些。身筒和茶汤有意或无意在接触外壁后,形成不均匀的茶色。手摸后,或布擦后,应该不会是这个灰蒙蒙的效果。</p><p>3.整把壶外面茶汤接触最多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去在意的。并不是身筒,而是流与身筒接缝上部。为何?这种老件是绝对做不到百分百口盖紧密的。倒茶的时候,茶汤从口盖渗出留到这个部分。长期接触,身筒其他部分的包浆如此均匀,茶精层覆盖的这么厚实,那这个部分的茶精层就应该是最厚的。也是色最深的部分。我们看图,反倒觉得不是这样的。</p><p>4.看壶的反面,反光面的图片,确实有轻微抛光的效果。综观全壶,外观的色绝对是茶汤色,但很黯淡,而且均匀的让人吃惊。</p><p>纯粹就壶论壶,盼龙文兄指教。</p>
45#
发表于 2007-10-30 01:18 | 只看该作者
泥料太优秀,太标致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4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