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一上丁山求教的36个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10-25 13:41
标题: 一上丁山求教的36个问题
这些问题里面,有些是早前已经清晰的概念,但需要实际上泥凳操作的;有些是根本就没有一点概念的;有些是道听途说之后去考证的,也有少部分是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这类问题根本就没办法问到绝对的答案):

1. 各项制作工具的名称,用途————工具太多,没有办法一一列明,而且很多工具不是固有的,而是后期自己动手制作的工具,故无法详细说明,这个仅仅是我一厢情愿了解的,对欣赏壶的本质没有实际帮助的。

2. 各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和安装操作方式
制作紫砂器的模具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外模和内模。
外模的概念多数是指石膏模,先将泥片用手工打成大概的形体,放入外模向外用力搪,将面定型,原因多数是手工无法把型打圆,打工整,或打饱满。
内模的概念很复杂,丁山的陶手们众说结论各不一致。更多的作者倾向于内模属于全手工范畴。而内模又分为很多种工具,虚陀就是其中一种,而虚陀分为很多种,有的虚陀可以直接把壶的形体定型百分之80或以上,而有的小虚陀只能是借助来把盖面的虚片拱出型。在乔看来,虚陀的种类,对于壶型定型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若手工到位,是否可以全手工打出如提壁,合欢等高难度作品?乔有见过,这个是可以完全用过手工打片实现的。故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变数和不同的概念定义。
制作壶把,壶纽,壶嘴的模具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见过,两片合模再清理结合痕迹的概念。

3. 壶内壁无泥凳纹的全手品辨别方式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很难说的清楚
全手工品与外模定型品的外观表达张力有很明显的不同,模具品比较生硬,全手工品较活,模具品的线条较直白,全手工品充满张力
将壶放在转盘上缓慢转动,若是全手工品,壶的身筒前后左右不会百分之百一致,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称,而模具品则多数能够对称,无活性。
以仿古为例,全手工接底的部分,用手放在接底线对上的部分,用手慢慢向横摸,会感觉到不平整,有凹凸感,模具品几乎没有。
从外观看,在线条转折度较大的部分,是接受拍打最多的部分,拍打痕总会露出马脚,泡养越久的会越明显。靠近壶把的部分,全手工品会有轻微不均匀的面,这个要很细致才能看出来。

4. 盖面接片,壶口满片,准片操作
这个有很多种做法,针对不同的壶,各有不同的做法,很难一一描述。
大多数的全手工,都会先上满片,再上准片,截盖品也有直接上准片而不上满片的,但很少。

5. 嵌盖和截盖安装实际操作
截盖前面有说的
嵌盖的做法是把起好身筒后,将满片和一片比满片小很多的泥片粘贴在一起,上满片,然后在满片上开一个圆口,把切下来的泥片直接做盖或配盖。

6. 各种接底做法,包括一捺底,假底、复合底的上法
一捺底就是直接上底,之所以说这个难度有些高,是因为一捺底没有假底的铺垫,导致窑烧的时候壶身同容易下榻变形,但制作难度并不高。
假底一般是在底片的基础上加一个厚片(称坨子),然后用规车把坨子中心的大圆开掉,留下一个圆圈,再修细工、倒角和填补脂泥。
复合底是说在底部上了一个满片之后再上一个准片,目的是让壶底的型定的准一些。

7. 壶肩的全手工拍打纹和明针掩盖的问题
拍打的痕迹会随泡养的时间越来越变得清晰,多光几次明针可以掩盖掉这些痕迹,但时间久了还是能看得出一些。

8. 泥料拼配问题,各种泥料原矿和烧成试片对比————带回几片试片,了解的结果让我震惊,故不太方便细述,见谅。

9. 全手工花货的做法
一般是先把身筒拍出来,然后把底子上好,把满片上好,这样可以保证壶内有足够的气压,然后在用工具在壶外壁上规出需要的形状
壶嘴一般是先做出想要的形状,再用长条的铜勺子把流内挖空,制作空心壶把一般是用筷子形状的竹子工具,围上泥条慢慢滚出空心泥条。

10. 搓壶纽的做法
有两种方法:
1.手捏出来的。
2.用工具,从长的泥条上转下来的。

11. 刮底刮的很深的全手工壶壶内辨别方法

12. 壶把的接法
早前被忽悠了一把,这次去丁山彻底了解清楚了。
1.假如是实心的把,就可以用脂泥直接粘上去了。
2.假如是空心的把,也可以直接用脂泥粘贴上去,若觉得壶把很粗,粘贴的不够牢固,也有用一个泥点从壶内用力顶向壶把的空心位置,把壶壁的点顶出到把的空心点,但这样的做法很少人愿意做。

13. 把内身筒弧度的打制————子虚乌有的问题

14. 超薄胎的打制方法
与普通厚度的泥片做法完全一致,但很难控制,如果手艺不到,可能会边做边裂开。这个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

15. 子口,壶口的规圆和不规圆的方法和工具
规圆的工具是一个圆锥体的木头或石膏,顶住子口之后轻微转动,或者把盖子放在转盘上,用牛角片或者工具转动规圆。
不规圆的作者也有很多,要手到,眼到,还有就是熟练度到了。

16. 各种添加化料的中和配方和分子结构转变公式
——没有了解到,陶手们对这些公式很少过问,自90年开始,才有少部分陶手对泥料开始有深入研究,早前的陶手(哪怕是大师),一般都是用厂里直接发的拼配好的泥料,是有详细分等级的,陶手作者一般都不会过问的太详细,发什么用什么。

17. 清水泥、底槽青,青灰泥等紫泥的成品细分概念————到了矿上也没有发现青灰泥的原矿
清水泥..............大家都看得到的,不用我多说了,没加任何化料挑砂或拼配的最原始的紫泥就叫清水泥了。切记清水泥是没有鸡眼的。
底槽青是有鸡眼的,纯正的黄龙山四号井底槽青的鸡眼是成对的,不是单鸡眼。
黄龙山以外也有产紫泥的,也有鸡眼,但没有成对的。

18. 红泥添加铁红粉和添加石红调色的分辨
不要说我,这个问题连专业陶手都未必分辨的出来。
添加了石黄或者石红,除了可以加色,还可以增加水色和降低窑烧温度,有助于成型。
石红或者石黄是天然的泥料添加成色剂,而铁红粉、氧化锰、氧化钴等是非天然的泥料添加成色剂。
石红或者石黄是否可以单独成矿?答案是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可以的。
但非常难!烧成的温度..............烧不到800度
完全玻化,无透气性,纯正的石黄烧成品呈暗肝色,近乎深拚紫泥的颜色。

19. 窑烧的温度概念,摆放角度
一般放在窑车边上的吃温度稍微高一点,一般放在中心的稍微低一点
有的为了降低窑烧温度,会专门做好一个大壶或者大缸,把做好的成品放在壶内或者缸内烧,这样温度就会降低很多了。

20. 做壶中必须要添加的各种化料
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答案,因为我没有亲眼看到调配泥料的时候加化料。也没有看到添加的比例和分量。
故比较挠头,只有下次到矿上再仔细看了。

21. 套缸的使用方法
现在常用的套缸,主要是起到潮湿的作用,为养泥和保持泥料潮湿而用
套缸的材料非常简单,一般都是用比较简单的塑料四方盒子,里面放一块大片的石膏板垫底,用水浸透,盖上盖子,保持泥胚湿润,第二天可以继续做。

22. 龙窑,柴窑,电窑,煤气窑的烧成品的辨认方法————因时间紧凑,没有看到实际的仿老做法或标本,非常遗憾

23. 老件外观松脂痕的辨认方法————同22

24. 仿全手工的多种做法

1.用皱纸压出收缩纹
2.挡出型之后用工具把壶口和子口整大或整小,可以忽悠说每把壶都不一样大小。
3.用厚脂泥遮盖挡胚纹,或者挖掉接片处泥条再填补厚脂泥泥料遮盖。
4.在盖子内上泥条做接片纹

25. 点、线、面对壶型的影响,对壶整体气势的影响和判断
这个问题好复杂,没办法一一说明
简单点说,看一把壶就好像看一个人的五官,看多了就知道什么是“哇!美女啊!”,什么是影响胃口的了。
说复杂点:
壶嘴向前伸一些,气势向前冲一些,身筒下部收一些,感觉立足挺一些,壶肩饱满一些,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壶把瘦一些翘一点,感觉老味足一些.................太多太多了,不知道如何说起.......大家自己联想吧
说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如莲子
壶把的根部、壶纽、壶嘴的根部,这三个基点是在一条线上,若要感觉平衡,则这三点的粗细要完全一样才行,而壶嘴根部到壶颈和壶把根部到壶颈的距离,又最好保持一致,这样看起来更平衡...........

26. 脂泥的泥料配方,配色和粘结方法

早前这个概念我一直都是混淆的,所以这次到丁山把概念给搞清楚了。
脂泥就是做壶的泥料(早前我一直都以为是白泥),因为紫砂本身就具备粘性,完全不需要调配白泥就可以粘合。故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调配。
配色:可以是粉的,也可以用其他泥料做好了再粘上去,都行的,烧的过程不会产生大问题。

27. 手工贴花货叶片的修补边方法
到这次去丁山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看到的所有的那类竹子啊,梅花枝干啊,都是手工贴上去的,无论这把壶有多便宜,都是手工贴上去的
丁山有很多专业贴这类装饰的,便宜的可以20块钱以内有成交,速度快的,一天可以贴20—30把壶.........
这个太出乎我预料了,但确实如此

贴好了之后,一般用脂泥在贴好的装饰边上刮刮就OK了。好简单的事情。

28. 添加呈色化工料的过程————这个我没看到,没办法说明
紫砂有云母片,仿紫砂的陶土没有
紫砂有透气性,仿紫砂的陶土烧够了温度感觉玻化的厉害
紫砂(好的那类)烧成厚手感好,仿紫砂的陶土感觉刮毛
紫砂成品(远矿优质料)看起来有点层次感,仿紫砂的陶土矿没有
紫砂是陈腐后独立成型,仿紫砂的陶土矿是用甲泥+嫩泥+石黄调配出来的,概念性质完全不同。

29. 陶土矿仿紫砂的判断方法:

干涩、刮毛、无云母片、质感粗糙、色不自然,玻化度高………..

30. 假底抛边的做法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看作者制壶水准了

31. 木转盘和铁转盘的区别
我被忽悠了
铁转盘和木转盘的使用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木头的比较轻,可以轻易转过去看成型效果,但不稳定
铁的很重,但很稳。要看壶型得低头,或者硬抬起来。

32. 满石瓢盖子接子口的做法————这没看到,那个小勇看到我来了,就放下壶不做了,气死啦

33. 一捺底的实际操作做法
这个要自己去看的,没办法说的。^_^

34. 杀凹做法

杀凹一般是说做莲子或者掇球类的作品
把泥片打好,上好壶底和满片,保证壶内气压。然后用工具在壶颈的部分转动着压,或者用最小号的拍子一点一点拍,把泥片壶颈的部分打进去。这个需要非常纯熟的技艺和基本功,很难做的。

35. 方器的模子和用法
石膏外模,一般是把外形固定好,把泥片切下来,在挡好外壁的前提下把泥片接好,然后把模子拆下来。
辨别方法————在壶的边往里走一点,泥片会略微凹进去一点点,是烧后收缩的概念。全手工品一般壶内都有一口气,饱满度强很多。

36. 筋纹器的满片和准片切法
用尺子量好,然后切下小塑料片作为规型的工具,因为靠手和眼,几乎无法把这类多筋囊瓣的工具做到每一片大小都一样,故一般都会借助工具来量好尺寸。


作者: 随心    时间: 2007-10-26 00:47

真没良心的~!这么好的帖子都没人顶。

我强力的顶!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10-26 00:52
QUOTE:
以下是引用随心在2007-10-26 0:47:54的发言:

真没良心的~!这么好的帖子都没人顶。

我强力的顶!

因为这贴以前在中陶被浏览了超过8000次,基本上都看过了。


作者: 随心    时间: 2007-10-26 01:08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10-26 0:52:48的发言:

因为这贴以前在中陶被浏览了超过8000次,基本上都看过了。

我落伍了
作者: 鸬鳗    时间: 2007-10-26 16:20
顶上!
作者: 理加成    时间: 2007-10-26 16:47

ddd


作者: 鸬鳗    时间: 2007-10-26 16:55

刚才大致看了一遍,能全懂是骗人的!

请乔哥把此帖长期置顶,这样我们新手今后要学习也比较方便。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10-26 1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鸬鳗在2007-10-26 16:55:54的发言:

刚才大致看了一遍,能全懂是骗人的!

请乔哥把此帖长期置顶,这样我们新手今后要学习也比较方便。

 

兄好,这个板块内的帖子不会太多的。^_^

日后关于知识层面的帖子,都可以来【紫精探研】搜索的,兄请放心。

我还会不断的完善这个板块。

另外,真心的欢迎您的到来

 

[em23]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7-11-3 20:01
偶在中陶的时候把他收藏了。
作者: baturu    时间: 2007-11-4 10:59
看一次能提高一些。。精华。。。要点。。。
作者: 老砂    时间: 2007-11-4 19:45

看得出老乔对紫砂很用心,这样的贴子让人受益非浅

虽然自己也很喜好这口,但对比老乔.....惭愧啊


作者: 阿勇    时间: 2007-11-4 20:09
现在才明白什么是--杀凹.
作者: 拖拖    时间: 2007-11-7 23:13
QUOTE:
以下是引用鸬鳗在2007-10-26 16:55:54的发言:

刚才大致看了一遍,能全懂是骗人的!

请乔哥把此帖长期置顶,这样我们新手今后要学习也比较方便。

其实说这么多,真的很难读明白的,只要有机会看一下做壶,就什么都明白了......
作者: 荷妍    时间: 2007-11-8 02:34

深入的学习。

谢谢乔大大的分享。

我可以把此贴的内容收藏起来吗?谢谢!


作者: 肥佬    时间: 2007-11-13 18:03

向老乔学习!

作者: 飞    时间: 2008-1-5 17:58
如果这36个问题能够有图片,那该多好……
作者: foucs    时间: 2008-1-5 18:12
收获确实不小,早看到的话会解决很多问题.谢谢站长
作者: 老段泥    时间: 2008-1-8 13:16

看完了,有收获,但还不能全明白,

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地慢慢领会和印证


作者: 嫉钢    时间: 2008-1-13 22:37
学习了,还要再学!也望乔大有机会把它再丰富些、能上图的上点图(别骂我贪心哦)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8-1-13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嫉钢在2008-1-13 22:37:03的发言:
学习了,还要再学!也望乔大有机会把它再丰富些、能上图的上点图(别骂我贪心哦)

兄请放心,联盟一天存在,一天都会丰富知识内容


作者: 平常茶    时间: 2008-1-14 20:08

每隔一段时间,再看看,又有新收获~

感谢乔大~


作者: hi_zq    时间: 2008-1-16 15:04
学习~
作者: 地球超人    时间: 2008-2-1 23:00

以前一直没仔细看过论坛里的文章,大多数是看图片的帖子。现在一看,不用收藏帖子了。只需要收藏论坛地址就OK了!!希望老乔常常上新贴,让咱循序渐进的学习!


作者: 地球超人    时间: 2008-2-5 20:53

11. 刮底刮的很深的全手工壶壶内辨别方法

辨别方法没有写啊,直接就到12个问题了!!


作者: xlye    时间: 2008-2-21 20:51
学习了。
作者: mzxxf    时间: 2008-3-2 01:34
纯正的黄龙山四号井底槽青的鸡眼是成对的,不是单鸡眼。俺是超级低手,问下何谓单双鸡眼?
作者: 晓锋    时间: 2008-3-2 13:59

感谢紫砂联盟、感谢乔老大

这里是我们新手学习的乐园!


作者: 飞行的风    时间: 2008-3-3 17:25
继续学习。
作者: 紫砂恽味    时间: 2008-3-7 23:32

经过,坐下认真学习


作者: 马路    时间: 2008-9-1 00:29
顶起学习.
作者: 我爱GC    时间: 2008-9-1 10:14
老乔真是个认真的人啊。
作者: 阿牛    时间: 2008-9-1 10:46

呵呵,这篇已经是经典了


作者: 雷公馆    时间: 2008-9-2 11:12
没人来,我顶
作者: 紫砂恽味    时间: 2008-9-23 02:31
好贴,学习了
作者: 壶说壶言    时间: 2008-10-5 22:27
好贴要顶!
作者: 馨巴    时间: 2008-12-22 15:09
每隔一段时期再看看,收获会更多。。。
作者: chrysler66    时间: 2008-12-23 17:41

学习了,不是很朦胧,似乎还有还有保留的哟!

不过有些概念我还不是很清楚的!


作者: 一凡    时间: 2008-12-27 16:04
新来的顶一下
作者: 五湖    时间: 2008-12-27 20:36

学习


作者: LZXLDGA    时间: 2008-12-29 12:20
[em07]
作者: bigqq123    时间: 2009-2-7 21:52
顶下
作者: 何仁    时间: 2009-2-8 08:08
第一次看到,不太明白!慢慢学!
作者: 云雾烟岚    时间: 2009-8-9 09:24

作者: 小杨    时间: 2009-8-9 17:59
一次无法全部看懂,慢慢来了
作者: 韦一笑    时间: 2009-8-11 16:30
学习了
作者: topfirst    时间: 2009-8-20 23:43
长知识了
作者: 天风逅    时间: 2009-8-31 14:17
强烈支持乔大!!!!
作者: ld0093    时间: 2009-9-10 01:20
我强力的顶.
作者: 紫玉坊    时间: 2009-9-26 20:54

作者: hjlch55    时间: 2009-9-27 14:16

作者: 宜陶香    时间: 2009-9-27 15:40

作者: 湛悟斋    时间: 2009-10-13 22:49
认真学习。
作者: 一茗倾心    时间: 2010-2-2 04:45
学习了!
作者: playlikun    时间: 2010-2-3 11:13
精华总结,学习了

“石红或者石黄是否可以单独成矿?答案是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可以的。
但非常难!烧成的温度..............烧不到800
完全玻化,无透气性,纯正的石黄烧成品呈暗肝色,近乎深拚紫泥的颜色。”



上手过几把纯石黄烧制的茶壶,开始看还真以为是紫泥系的,浅一点的像底槽清,窑温高的呈暗紫色。这里请教乔大一个问题,丁山一朋友说过,没有人拿纯朱泥来做壶,意思是说朱泥在练泥过程中也是要拿不同矿层的原矿朱泥来互相调配(这里不说加化料的那种),以达到一个好的烧制效果,所以都是原矿朱泥,却有不同的水色和肌理。


这一把是朋友前几年做的仿老款石黄小品,结晶度很高,真的有一种瓷化的感觉,我准备自己再订做一款,朋友说制作过程真的很难,要看机会了

作者: 适豪    时间: 2010-2-4 16:48
好文章 收藏到空间了  谢谢楼主
作者: 长弓    时间: 2010-2-4 18:41
顶,好帖。

操作台表面复塑胶板,就没有木纹[有滑爽不粘特点]。
15年前就出现胶木转盘[轻便不伤手]。继而打坭片后确保厚薄绝对均匀,又有新工具滚砣,到实密二次蒸空作用。
还有便于操作不变型的工具,或装饰辅助小巧门,可在坯内''撑伞''和''次气球......
作者: 花香味更浓    时间: 2010-2-13 01:03
学习很多~
以后需要可以再拿来看~
作者: ld0093    时间: 2010-3-10 14:53
顶上!
作者: 木君    时间: 2010-3-11 12:37
好贴!现在可以抽象学习,希望有机会像乔大一样现场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回来再看乔大的帖子不知又会有什么收获!期待!
作者: zscn    时间: 2010-3-19 21:28
我也强力的顶,,,
作者: 清水    时间: 2010-3-23 12:49
好东西,学习了
作者: 手上书    时间: 2010-3-24 08:32
太好了
作者: johnnie    时间: 2010-6-26 09:24
看了很多遍,還是很鞥有學習性的好文章
作者: 易木    时间: 2010-6-26 16:29
还有点抽象,看来还是要实践呀
作者: jevons    时间: 2010-6-27 07:12
百看不厌,反复学习
作者: chung2374    时间: 2010-6-27 20:59

每次看.每次不同感受.
作者: 对或错    时间: 2010-7-13 11:26

作者: yimo    时间: 2010-9-17 11:31

作者: 恒缘至雅    时间: 2010-9-18 09:33

作者: 小兔    时间: 2010-11-26 12:09
要顶的
作者: 成辉    时间: 2010-11-30 12:01
学习学习

作者: 晓雍清朗    时间: 2010-12-5 19:59
收益匪浅,谢啦
作者: zhang1975    时间: 2010-12-8 22:58
学习了
作者: 突然爱上壶    时间: 2010-12-10 20:32
学习了!!!
作者: 下海人    时间: 2010-12-15 12:18
现在学习也 不迟啦,
作者: 朱国强    时间: 2010-12-16 12:05
某些东西还要在研究。。。
作者: guitarra2002    时间: 2011-1-5 11:12
学习了!
多谢乔大分享!
专业!
作者: 飞鸿无忌    时间: 2011-1-13 02:12
来晚了,新人必学的。
作者: 大秦    时间: 2011-1-27 22:01
学习
作者: 七少爷    时间: 2011-4-10 11:27

作者: 单身树    时间: 2011-4-10 14:11
跟着学习
作者: 征夫    时间: 2011-4-13 01:38
有乔大这样真诚帮助紫砂爱好者的站长,是我等新人的福音,复制下来慢慢研究,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4-22 12:51
乔大有些问题没有回答,比如:底槽清的鸡眼是成对的,怎么解释成对成单?有没有照片?
作者: 记事本    时间: 2011-5-9 15:42
看多、多学就知道什么是好壶!
作者: bloodywolf    时间: 2011-5-16 11:17

作者: 壶侍人生    时间: 2011-5-16 20:05
学习了
作者: 小毛驴    时间: 2011-5-23 18:30
继续学习
作者: 误入壶途    时间: 2011-5-24 13:08
早知有这样的好贴,就不会花那么钱,吃了一堆药了。学习了,新手、谢谢乔大了。
作者: 小毛驴    时间: 2011-5-24 15:02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1-6-12 10:52

作者: 雨中寄情    时间: 2011-6-30 15:54
百读不厌,好文章
作者: 木木易易    时间: 2011-7-1 08:26
因为这贴以前在中陶被浏览了超过8000次,基本上都看过了
作者: 苦禅    时间: 2011-7-2 23:42
紫砂联盟还真不错,确有不少好东西
作者: mk033005    时间: 2012-7-12 23:21
好贴 学习 谢谢
作者: denglinp    时间: 2012-7-25 15:45
学习欣赏了

作者: afudad    时间: 2012-7-25 18:04
真是好文章,百读不懂。但还是要看。
作者: 酋长    时间: 2012-7-25 20:26

作者: 13934135222    时间: 2012-7-25 21:00
老件外观松脂痕?有图吗?
作者: zhn    时间: 2012-7-28 12:14
学习了
作者: 无净    时间: 2012-8-2 09:28
ddddddd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jadepo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