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60629|回复: 2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二者传统壶式就壶议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5 0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紫砂为载体而论(以下接受任何壶形以传统或正常审美而论),我贴出两作者仿鼓,议相仿之作或创新之作以紫砂以内而讨论,接受此平台以内以壶论壶,以相若款式或不同款式所贴之壶皆可,只要您认为所贴之壶能胜却二者则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05:4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
发表于 2007-12-25 01:32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有人摆擂台了。

嗯,应该先认真的支持一下再说!

此贴固顶至少一周

欢迎大家攻擂,如果有人能把真品堂老刘攻到他甘心服输的,我送一点茶给胜利者以表示祝贺。

大家使劲攻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1:35 | 只看该作者
哈。。我刚想让老乔赞助礼品呢,这么快就有回复了。
4#
发表于 2007-12-25 01:48 | 只看该作者

我排头先攻一阵,输不要紧,重在参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5#
发表于 2007-12-25 01:51 | 只看该作者

贴把N久之前卖掉的仿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2:48 | 只看该作者


一、整体而言,以老乔所贴壶1图片来看,整体把握之能力令人觉作者其人统领之力,此作以下所言也只是此壶之细节所向,无意指作者之失,以此统领之力,细节相对而言不是能力所不及。
1、流把为协调平衡,忽略两者之呼应,顾及流把与肩线的贯通,少缺了壶体力发中心点的发与收,这点较为作者要所注意,力发之位则为壶其中心,立之点,交汇所致。
2、线位终位所致,亦明显为作者为平衡左右之过,没表达出虚空间力重位,换之壶实体就是没响应了,把纯为协调左右效果所致,线条当然就是显长而弱。
3、此式仿鼓,相较大亨式,本身气势、气度就逊色一乔筹,就算两者最高代表所出,亦输一着。
4、就条下线,可能为作者没注意所致,相较作者水平可能无关,线不在于长与短,虚长或实长,只要有所表现,剩下的是强弱之分,不过这次下线与整体而言,没表达到该表达的S线R线。
5、过渡的这里过长,反倒就是代表了壶体中心没把握好,需拉高此位使壶上部不显缩头。

二、老乔壶2拍得只能用句“惨不忍睹”来说。就依图片而言,壶以大亨式为临,惜谨停留于外形一味所作,未得其神亦领其韵或可能理解有误。单以壶而言,就输壶1。壶1整体而言是在演绎另一式仿古,壶2则是在为外形而做外形。
1、流把没呼应亦无过渡。
2、的子有点受壶体做成这样不敢装了,几乎与壶体就是为了要有的子装上的。
3、壶体做成如此臃肥了,盖子没想到所要的据壶身所变,一味以大亨盖外形套用,上下也就没明显主次、呼应、过渡、融贯。
4、本身老乔的图片就拍得“惨不忍睹”了,这样看来就像正常人长了个侏儒手。
5、壶体向上的过渡线不知怎么出来的,一点都没交待,反正就是硬为做外观而作。
6、壶身外线没起、高、落,缺与壶盖、把、流走向及呼应,也少虚空对比,壶体内也没中心力点交待,一个字“臃”。

以上谨以图片而言,未以尽言,有待指正再论,可能实物上手以上所说都是废话。教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7#
发表于 2007-12-25 10:26 | 只看该作者

老刘厉害啊!!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初我就说,在网上读壶和分拆能力比我强的多的就一个人——真品堂!

8#
发表于 2007-12-25 10: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9#
发表于 2007-12-25 11:09 | 只看该作者

PF ING!!!

端把凳子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7: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12-25 10:26:41的发言:

老刘厉害啊!!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初我就说,在网上读壶和分拆能力比我强的多的就一个人——真品堂!

夜猫子来了,老乔高帽又来,我还不想给人打倒呢。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7:57 | 只看该作者


一、此壶先赞个盖子做得是真漂亮,惜壶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局部,局部相应是应整体而应运而生的。
1、同样的毛病,相对老乔壶1所表现倒是少了统领的以能力了,只是一味求左右走向一致,未顾及线的起落所需一线三点,亦未能顾及融贯盖、体,流把除一味求左右走向外,亦只为单一直线求得壶中心力点——牵强。
2、盖子先前已赞了一个,惜与整体不相合,倒不如以局部换整体,所以说相对老乔壶1明显少了统领之力,亦可能只是作者临此壶所感所作,未必就是作者少却此能力。
3、把手只看到两根线而已,一条是平凡的半圆线,二线是强求需表现的力线,强求力线有做出来了,只是力全给把结束点的水滴给卸得一干二净,无力度可言。
4、壶体外线,前2已说,壶体也只是为壶体而作,与其他各部只能牵强的附和着。
5、少却浑厚倒是可以用“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形容了,本来就不求100分,只求不失败,所以做得来说,还可以。
6、虚空原因以刚才3所说导致,亦无重点可言,亦无对比。

 

 

二、介款寿珍式仿鼓盖是盖身是身,最突出的反倒是中间的口盖线了,倘大的壶中间就感觉空了一大块,流把生硬无力,表现于把手起线处做得差之由,线条由出起到高到下,一截截的含糊不清,,流线与寿珍式刻意以实线取代虚线而较,表现而来未尽如意。不过图片好像变形了,壶体略觉突现,手把靠后。寿珍之高处在于其能审时度势,未如大亨其后数十载,艺人仍以大亨尽习求越大亨,亦未由此中所走出,只为一味寻越大亨,终未见有能人所出,寿珍应得解大亨以己莫能相比,转而所作,舍气取巧,舍虚避实,取实线代虚线,取秀避厚,反得以成名,以时期取成就。

 


 

三、取左用右,没主题表达思想,拼彻得只得说看起来是只壶,没大亨式气韵,也没景舟式雅的需求,寿珍式也是无瓜葛,椭坠的壶身,孤单的盖子,单一线的把手,柔软的流,整体一截归一截没贯通的且每截也没起落高低交待的线条。或许就是作者作这款的特点了。

以上谨以图片而言,未以尽言,有待指正再论,可能实物上手以上所说都是废话。教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2#
发表于 2007-12-25 19:08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谢谢堂主.
13#
发表于 2007-12-25 19: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4#
发表于 2007-12-25 22: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玩法不错,上两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5#
发表于 2007-12-25 23:32 | 只看该作者

聆听 学习 精彩 感谢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7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