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禅茶壶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营紫砂一厂紫砂壶的特点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7:17 | 只看该作者
7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7:17 |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16-12-28 16:54 |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18-7-2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国营紫砂一厂发展中的几个阶段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前身。
1958年,合并其他28家私办的紫砂厂家建立“宜兴紫砂厂”,当时艺徒299人。
1970年,经过文革过,紫砂生产逐渐恢复,并在1973年新建54米隧道窑(烧重油),并且广为产品设计新样,例如集玉壶、六方龙凤等。
1984-1985年,紫厂工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拼紫与铺砂的工艺大量使用,使泥料的变化更加丰富。
1986年以后,三四五厂诸多非国营的紫砂厂陆续成立。
1997年,宜兴紫砂一厂,结束官方经营。
2000年,黄龙山4号紫泥矿井,因为愈挖愈深危险度太高,以及市场原因等封闭禁采,之后又因水患将整个矿井淹没。
2002年,原本紫砂一厂烧陶时的隧道窑因为使用的燃料是重油而被打掉。


也说老厂紫砂之用——发茶性
       常见人评壶时这么说:这壶,泡茶还可以,当实用品了。似乎此壶一无是处,只适合泡茶用了,语气里不无一丝轻蔑的意思。然而,挑一把泡茶用的壶,真的那么简单么?
       我们且看看古人说关于紫砂泡茶的话:
       李渔在《杂说》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文震亨在《长物志》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茶疏》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尔”
        我想,很多用过现代紫砂泡茶的人,看了这些话,心里不免有些嘀咕。古人是喝多了在瞎扯,还是经验之谈?
        不管怎样,我们似乎都需要先了解紫砂的发茶性,才能对这些说法有所定夺。
本文分段如下:

茶叶与茶汤
发茶发的是什么
紫砂发茶的追求
紫砂发茶的特征
泥,窑火与形制的影响
泥类的基本发茶特征
不同时期老厂紫砂的发茶特征
适茶性
总结


       注: 本文为主观经验之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分享经验。不期望所有人都认同,也无意就所提内容和人争辩,仅供参考。
      *茶叶与茶汤
     发茶,简单的说,是茶叶加水变成茶汤的一个过程,当然,其中茶具是少不了的。
       茶叶和茶汤,有其必然的关系,但它并不一定是线性的,或成正比的关系。但我们喝进嘴里的是茶汤,不是茶叶; 故要了解发茶性,我们还是需要提点一下这个人人皆知的事实。
      我想,我们大多都有用过紫砂,陶器,瓷器,玻璃,甚至塑料器皿泡茶的经验。 先不管用的茶具质量如何,泡的是什么茶,如果我们有仔细的对比,就会发觉,用不同器皿泡出来的茶,口感是不一样的。这仅仅是品饮体验不一样?还是实际上,我们喝下去的,是不同的东西?
       茶汤的口感上的差异,其实是代表了它内含物质,混合度,协调性,和存离状态等各类特征有所差异。 综合来说,就是代表喝进去的茶,在品饮价值,和对人体实质上的影响,有所不同。也就是实效不同。
      *发茶发的是什么
      发茶发出来的,当然是茶汤了,要说是茶水也可以。然而,用不同茶具,在不同条件下发出来的茶汤,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如何定质量的好坏高低?
       要弄清楚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基础理论上的参数如逼热性,保温性,吸水率,透气性等,来做一些辅助性的分析。 但如果以此作为主导性的分析,很快就会发觉自己因片面性的理解而得出反复和颠覆的结论。其根本原因是,泡茶这玩意,牵涉到好几个变数,连结果本身都是个变数。我们只能用应用科学的手法,来分析在特定材质,特定环境和条件之下,它的综合反应和结果,然后归纳出一个可重复预测的方向。
        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以下四方面来分析和规类茶汤效果:
       内含物质 - 从茶叶内提取,溶入茶汤内的各类芳香物质,各类酸醇成分和其他水溶性成分。其中,质量高和渗透力强的成分,如果分量够多够集中,品饮时就会有“韵”的感觉。如茶具有选择性的提取,会造成内含物质有所差异。
       混合度 - 内含物质和水的结合程度,它直接影响了品饮汤感。混合度好的茶汤,汤感结实, 滋味在水里面,蕴香能力好的,还可以把茶香溶入茶汤里,品饮时舌面生香,甘芳可口。反之,喝起来则会有“空”,“寡”,和茶水分离的感觉。
        协调性 - 内含物质的存在状态,是否能和谐和层次分明。协调力佳者,能在茶水混合后,按各类溶入物质轻重清浊规类,这增加了茶汤层次感和韵律感。
        亲和力 - 茶汤的自然性,适口性,与人体体系自然相容程度。 亲和力好的茶汤,入口很顺,喝起来很舒心,会很自然的溶入人体内,对人体的养生效果也比较明显。就紫砂而言,一般协调性佳者,亲和力亦佳。
       如何很好的平衡这四项指标,是一个茶具设计者需要考量的事情,其中,材质的使用和制作流程,起了个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这些指标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我们不认为可以用简单的线性或非线性科学模式来描述发茶性。
     *紫砂的发茶追求
     泡一泡茶,如何才算理想,各人有各人的追求, 所谓适口为佳。然而,凡好茶,好茶汤,都应该有个共性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其共性的一面,作为好茶汤的基本要求,余者则为不同的风格展现。从品饮的角度来说,茶水混合度佳,茶汤协调性好,亲和适口,应该可以作为好茶汤的基础要求。
      优质紫砂发茶,讲究的是以适当的发茶力,配合泥质所散发的协调性和亲和力,从茶叶里提取出高质量的物质,混合入水,并在这过程中很好的协调茶汤味道和亲和力,达到很好的品饮效果。 其中它提取高质量的芳香甘醇物质效果,茶汤味道的协调能力,和促进亲和力的效果,是独树一帜的。 故优质紫砂泡出来的茶,不在飘扬的香气和茶味,而是茶汤滋味十足,韵味悠长,也就是后劲比较足。同样是茶香,紫砂和盖碗发的,风格上犹如沉香和檀香之别。
       此外,紫砂发茶,所激发溶入的物质,有它选择性的方向。它像一个优秀的厨师,能避短扬长的把合适的物质给发出来。 所以,同样的茶品,优质紫砂发的,杂异味较轻。
        故紫砂发茶,它不仅仅是提取,还有提炼的效果。 综合来说,紫砂发出来茶,更具有养生效果。
        发外刚内柔之汤,酿香韵醇厚之味,成内敛后发之力,达亲和协调之境,是紫砂发茶的追求。
      *紫砂的发茶特征
      紫砂,是种比较特殊的泥料,制成品后,它对人的亲和力,是其他陶土所难以比肩的。
      论发茶,它的力道是先全面接触后发力,深具渗透力,但却是有选择性的。同时,它善于有效的提取高质量芳香甘醇物质,故发出来的茶汤,香气虽不似瓷器般飘扬,但滋味醇厚,茶汤香韵悠长,入口亲和力好,味属中正和顺。初似不觉,忽而韵起,令人回味不已,这是它迷人之处,也深符合茶道精神,故自古以来独备受推崇。
       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紫砂发茶时,具体的影响因素。
       首先,壶壁吸水率较高,配合着泥料的亲和力,发茶时,水和壶壁接触后,有个缓冲。它并没有直接发力,是先承后发力,加上泥料发茶力强,故能够先全面接触后而发力渗透。 出来的结果,是茶汤中心结实,外围柔和,实现外柔内刚的效果。
        然后,紫砂的双气孔,发挥着两个功能,一个是气阀的功能,另外一个是气屏隔离作用。气阀排放出多余的热能,当然同时会带出一些飘香,但这确保了古人说的无熟汤气的功效。其次,气屏发挥了续热作用,让茶汤有充分的时间蕴香入水。
        如果优质泥料,它会更进一步的有效的提取高质量的芳香甘醇物质,然后茶汤味道按清浊规类,达到茶汤味道清晰,茶水醇厚的效果。 所以,这一得一失之间,得远多过失,不夺香的意义,也是在这儿体现了,失去了一点飘香,换回来了珍贵的韵香。
       故双气孔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协调,续热力的调控,出来的茶汤有活力,而不是硬梆梆的纯味觉刺激。然而,紫砂虽需要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并不是说透气性越高就越好。 透气性太高了,尤其是人为的,调控幅度就大了,容易造成发力不足,温度气味隔离不足,茶汤质量下降,韵味不足。
       倘若泥料不够坚实,首先牺牲的是提取高质量芳香甘醇物质,也就是韵味上有所衰减。 然后,不坚实的壶身,发茶力比较散涣,发茶力,协调性,混合度,也会有所减弱。
        所以,我们其实不难发觉,紫砂发茶,关键就在泥料和窑火。泥料窑火定基调,壶的形制定风格。故选壶挑泥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易养而已。

       *泥,窑火与形制的影响
       从上述发茶特征可知,紫砂发茶的质量,泥质和窑火占据了主导性的因素,而形制,则影响了发茶力的发挥空间;故当泥料质量不足的时候,可以稍微以形补质。而足透的窑火,则是发茶质量的把关点。泥质和窑火,是息息相关的。
       *泥质对发茶性的影响
        从紫砂发茶的追求,我们可按它的指标,理出在泥料和泥料处理上的各方面,对发茶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两个规律,泥料的矿质越好,其发茶力度越强,泥料存在状态越趋于自然,它的发茶协调性越好,也越细腻。当然,优质泥料的协调性和亲和力,本质上是相对的较好。
         泥质影响紫砂发茶的因素交叉错综,关键是要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我们还是按发茶力,协调性,和亲和力来分析泥料的各种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比较明了和实用的分析模式。
        矿土从地底挖出来后,先需经历风化的过程,在解化过程中吸取天地之间的灵气,恢复生气。陈腐或养土则是在经历过炼泥后,在制成陶之前,让泥料有时间沉淀,恢复自然结合状态。
        这两者,对紫砂的亲和力和协调性,是至关重要的。风化陈腐良好的泥料,成品使用后温润坚实如玉,发出来的茶汤,亦是温雅细腻的。
        砂粒目数,一般来说,目数低的,在协调性,清晰度,和活性会好些,但在浓郁度,强度和混合度,发挥得可能就有点吃力。如泥质好的,可以达到茶味清晰协调,温雅可口。若泥质跟不上的话,则会感觉有点茶味不足。反之,目数高的则透气性稍逊,协调性和亲和力有点妥协,但发茶力,混合度和浓郁度较好。
       其他的如手工成分多会比较协调亲和,调砂或加呈色剂或其他添加物,也会影响协调性和亲和力。但同时却有可能加强发茶力。所以,某种制程对发茶性的影响,得综合的看它对发茶力,协调性和亲和力的增减而评估。不能说手工成分多就一定好,调砂就一定好或不好,泥料拼配亦是如此。
        好泥,关键要有丰富的砂质,坚实协调的结构。 它所呈现出来的是高雅的质感,亲切的手感,其发茶性,自当优越。优越的矿土,加上趋于自然的内在结构,制程中力免添加干扰,经大窑烧透,是为珍品。
        *窑火对紫砂发茶性的影响
        窑火,是紫砂成品中的一个关键门槛。老厂紫砂,隧道窑也成了一个把关的重点,可以说,凡是可以从隧道窑完整出来的壶,在发茶优越性上有着一定的保障。
       优质泥料,必须结合泥料和窑火,泥料好,吃火足的壶,铿锵润泽,这对发茶很重要,铿锵代表了泥质结构坚实,润泽是弹性。两者内外一体,是发力自如的必要条件。
        如果窑火吃不足,则泥料结构稍微松散,这使发茶力发挥得有点涣散,对高质量的芳香甘醇物质的提取,有一定的影响,茶水混合度也稍微逊色。这也是老厂壶和其他厂外壶在发茶本质上的区别。至于说现在流行的,二次低温重烧的壶,其结构则更为松散涣漫,其发茶性已严重受影响,不论是高质量芳香甘醇物质的提取,还是协调性,或混合度,都已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紫砂发茶的特征亦不显。
        从茶汤品饮感觉来说,泥料结构坚实润泽的,发出来的茶汤滋味结实,韵味悠长。 反之,结构松散的,发茶性不足,茶汤内部有点“空”的感觉, 茶味亦稍微混乱味薄。
      *形制对紫砂发茶性的影响
      如果泥质好,窑火足,形制就成了突出风格的一个控制点。综合来说,
——壶身高瘦壁薄蕴香;
——方形的中心受力不易,如泥质好则可出有层次的中庸韵味;
——扁平茶叶上下受力点多,滋味足,但香气稍逊;
——圆形壁厚收口汤感浓郁。
      然而,按形制来分析发茶性,不容易有决定性的结论。而且,真要细分,泡茶时的很多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茶性和茶汤的品饮感觉,包括我们如何倒茶,用什么茶杯,如何喝等等。但如果追求到这个地步,就会“泥”而沉迷在里头,似乎偏离茶道精神了。
       所以,形制,在发茶作用,主要还是在塑造出一个和壶型设计匹配的风格。 泥质不足的时候,方以型稍微弥补缺陷,而当拉尽泥和形皆不足以发挥出紫砂应用的发茶特征时,也代表了离紫砂发茶渐远了。  
     *不同时期老厂紫砂的发茶特征
      老厂紫砂,一直占据了两个主要的优质资源:优质矿土和隧道窑。这使它始终代表了同年代的综合最高质量水平。它的胎土坚实而色润泽,泥质拥有独特的神采。在发茶上,也是其他厂外壶所不能比肩的。
     然而,若要按时期来分类特征,是比较不容易的,我们以具有代表性的紫泥类来分析,这些时期阶段有一定的重叠交叉,仅取其具有代表性特征:
       第一阶段为70后至80初(椭圆形标时期),这个时期的泥料,其中黄颗粒较多,或色调带黄,主要为紫泥和红泥,养成速度快,晶亮剔透。其中有些壶款因日本市场需求,设计上用球孔滤嘴。因这时期的泥料风化陈腐效果佳,壶品的协调性和亲和力为近代的高峰,发茶汤感绵滑,韵味悠长。
       第二阶段为约1984年前后的一段时间(无标时期),除黄色颗粒之外,还大量夹杂了黑细砂办了粒子,俗称甲子泥。 泥料的质感,手感,和发茶性,达到了当代的一个高峰。
       这两个阶段在协调形和发茶力各领风骚,不论是泥料质感和发茶性,皆属珍品。
       第三阶段为1986年至92年间(方形商标时期),紫砂尚能保持较深的颜色,壶型设计辅助发茶为近代的高峰,尚属上品。
        同时期的二厂和其他厂外壶,虽茶味及茶水混合度尚不错,但因窑火上欠一点火候,在高质量物质提炼上有所欠缺。 其他各类发茶特征,和老厂壶相比,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
        九十年代以后,亦即是圆形标时期(又称镭射标时期),泥料质量明显的下滑,因需求激增和生产环境不佳, 泥料风化陈腐都不甚理想,窑火方面,因泥料质量问题,窑温也得适当的调整,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壶的发茶力,协调性和亲和力。综合发茶性亦大不如前。
       外观上来说,老厂产品,从泥料颜色的深浅看,还有相对质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发茶力。而质感,往往则代表了协调性和亲和力。紫砂泥的色泽,从七十年代末期至甲子泥是个高峰,过后颜色逐步变浅,其发茶功能,也随之下滑。
       老厂壶工艺品和实用壶,除了真品外,市面上大量流通了仿老壶。大多是后期仿前期,比如九十年代时仿八十年代,现代仿八九十年代。这些仿壶,由于泥料质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再加上没有隧道窑的窑火,两者之间在发茶的表现上,有很大的差距。而现在仿八九十年代的,制法大多用二次烧成,一般也不会用真正意义的紫砂泥料,差距则更大了。要辨别仿老壶,可从视觉特征和触觉特征上去分辨,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对一般茶客来说,只要用过真品老厂壶,泡壶茶,从发茶性上来对比辨别,会明显直接多了。
      *泥类与茶类的配合
     按泥料适茶,可以是个很个性化的东西,只要泥质好,不管是哪种泥料配哪个茶,都会有些人喜欢,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但如果按常规的口味匹配风格,则可以此作为参考:
      红泥类 ——茶香入汤效果佳,香韵显,茶汤甘芳可口,品好茶可舌面生香,颊齿留香。
      ·适合香气型乌龙茶,如凤凰单丛,铁观音。泡武夷岩茶也有很好的效果;
·泡熟普的话,茶味比较集中,会有比较甜的感觉,但相对于紫泥,稍微单调。
·泡生普效果一般来说,不如紫泥和段泥。然而,当它往朱泥的方向走时,茶汤细腻度会提高,适茶性也有所提高,泡有点年份的生普,效果也很好。
      紫泥类——善于激发两端。一方面能有效的提取渗透力强的物质,让茶汤更有韵味;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提取质重物质,让茶汤滋味浓郁醇厚。
     ·适合岩茶,熟普,老生普等重滋味的茶。
·      如果用来泡铁观音之类的香气型乌龙,虽然滋味仍算不错,但因为茶香入水效果不佳,总感觉少了点汤韵。不过,也有例外的,烧结度高的紫泥,其蕴香效果可以比肩红泥类。另外,70末至80初的紫泥,因风化陈腐效果佳,应付其香气型乌龙,也是得心应手的。
      段泥类——发茶力轻,但茶味入汤效果佳,茶水混合高。适合绿茶,生普, 中轻火乌龙。 对于足火乌龙,熟普,或其他陈年老茶,段泥的发茶力稍嫌不足。
     以上特征,均参照早期老厂壶的泥料特征来描述。
     *用壶
      适茶的另一面,在于因时得用。 生活上,也总有高有低的时候,还有更多的是平日。 所以,生活化的适茶,则需以壶的发茶性配茶品,按上中平之时,适时配饮,让品饮生活有个韵律,层次感。平日无事,小水平壶泡一泡中平之茶,也自在舒畅。 偶有兴致,喜事,或好友贵客莅临,挑把好壶,配个好茶,相聚品茶,韵味悠长的茶香,也能感染此间的氛围。
        倘若平日尽用好茶好壶,时日久了,茶都成了无味之味。 如此,没有好茶,只有一般或更差,继而去访名山,寻好茶,搞得自己形神具累,喝茶就成了个生活负担了。
        适茶性,在乎以茶适用。
       论发茶性,关键在泥质和窑火,泥质不足而后以形补。近代紫砂,从七十年代后期算起,至甲子泥阶段,可谓珍品,它们在协调性和发茶力上各占一个据高点。往后走,到了方标时期,协调性和发茶力稍微下滑,但在壶型设计辅助发茶方面,则有所进步。九十年代初往后,各个发茶性相关的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发茶性,是紫砂本质上的东西。了解紫砂的发茶性,可说是从根本上去了解紫砂了。掌握了它的规律,使我们能更合理的对待紫砂,不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 如此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紫砂之美,乃至从视觉,触觉,和味觉上应用随心,不逾矩。
      然而,当我们以此审视当今紫砂,或许会发觉现实是悲哀的。紫砂发茶,似乎已和我们渐行渐远,或许逐渐会成为一个传说。老厂壶,是盛宴下的最后舞曲,希望落幕后的黎明,还有另一道曙光从东方再现。

80#
发表于 2018-7-22 14:12 | 只看该作者
。。。。。。宜兴砂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声誉,和紫砂泥料的特殊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紫砂的泥料,主要是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紫砂是产于陶土曱泥矿中的一种泥料,本山绿泥烧成以后呈黄色,是夹泥矿中的夹脂,红泥又称朱砂泥,是夹在陶土嫩泥矿中的泥料。甲泥和嫩泥是宜兴实用陶长期大量使用的原料,紫砂泥因此而称为“泥中泥”。在宜兴陶原料的开采中,紫砂泥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大约千分之一左右。如果宜兴不是大量生产日用陶,而在大规模开采的泥矿中仅仅选用紫砂泥料,将甲泥和嫩泥废弃不用,将简直像沙里淘金,紫砂泥的成本将是非常昂贵而难以承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宜兴大量日用陶泥料的开采,才保证了紫砂泥的开采。

    紫砂泥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高,颗粒较粗。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原料,都可以单独使用制作器皿,也可以要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刚开采的紫砂矿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润,要散置露天,风化陈腐几个月,然后粉碎,过筛,加水拌和。加工成型的坯件(半成品),不再上釉,经摄氏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度氧化焰烧成,就可得到色泽雅致,质地坚致耐用的成品。产品的色泽,以紫红色为主,因而称为紫砂陶。由于原料的不同配比,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紫红、天青、青灰、墨绿、黛黑等不同顔色。

    紫砂泥的优良性能:

    1、可塑性好,比其他陶瓷原料或粘土更好,成型的范围极宽。泥料的渗水性极理想,容易和润。末完成的坯件可长期保存,反复加工。紫砂的分子排列成鳞片状,与一般陶土成颗粒的结构不同,经高温烧成时,不易变形。

    2、紫砂器烧成后,保持百分之二的吸水率和百分之五的气孔率。它的显微结构中存在的团聚体,大部分由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多种矿物构成,少量团聚体则仅由高岭石等单一矿物所构成。紫砂器中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有团聚体内部的气孔,属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大部分属开口气孔。紫杪器的良好透气性可能跟这种特殊的显微结构有关。在烧成时,这利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从而在四周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用作茶壶,可以比较理想地保持茶的色、香、味。用作花盆,可防植物烂根。

    3、紫砂器里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其浸出物不会产生某些不良影响。

    4、紫砂器能经爱冷热急变。

    5、“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于是器身玉色晶光,气息温雅。
81#
发表于 2018-7-22 14:13 | 只看该作者
五色土。最早、最正宗的这些矿藏都是来源于本山(丁山本地的黄龙山)底下的夹层中间,以多夹层块状形式存在。黄龙山是一座不大的黄石山,因开采建筑用矿石,现在已经把黄石开光而没有了山坡(西邻的青龙山也因开采青石而早已炸平)。蕴藏在黄龙山底下的紫砂泥矿藏较深,开采时多半需要打坑道建深井,然后一层一层往下挖。四号井的开采情况是从上往下依次为假土(杂乱的废料)→夹泥(紫褐色较硬较杂的矿块)→紫泥(较纯净紫红色,规定用来配紫砂泥的部分)→绿泥(即所谓的本山绿泥)或乌泥(质地最硬的乌黑色泥块),但有些地段的分层并不太清晰太有秩序,这就导致各个时期的泥质会有些不同。这些泥在采挖时,全部是用铁轨小车用电机拉出井口进行选拣分堆,各种块泥的颜色、质地和性状并不完全一样,去向和用途也各不一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宜兴陶瓷公司曾一度比较繁荣昌盛,总共有二十多个隶属厂家。开采丁蜀镇附近所有陶瓷矿料的工作,都是由公司下属的原料总厂负责进行,然后再根据各厂的生产需要而给予配送。而原料总厂所产泥土的90%以上是供应给紫砂厂以外的单位。除从黄龙山矿出产的大部分紫泥和绿泥,以及他处三四种配红泥的料是送给紫砂厂的以外,其他的所有矿料则全部是供应给陶瓷公司的二十来个制陶厂家,这些单位的需求量,每一家都是紫砂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夹泥是制作大量粗陶的主要材质。当初根本不用它来做茶壶,最多也只是做花盆而已,(至于后来紫砂市场火暴,原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把本来不是做壶的料也拿来配成壶料使用,那也是出于无奈)。当然,夹泥并不是不能做茶壶,它只是比紫泥硬杂一点,颜色深一点,晶相质少一点而已,紫泥一旦紧张了,它就必然成为了紫砂产品的主要原料。
82#
发表于 2018-7-24 20: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83#
发表于 2018-10-4 00: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中  感谢分享
84#
发表于 2018-11-27 18:49 |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18-11-30 0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45A 于 2018-11-30 09:19 编辑

古往今来十个时期不同紫砂泥料的秘密


十个时期的不同泥料
明末清初
明代时期紫砂壶使用的泥料含颗粒状粗砂,,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
到了明末清初泥料仍较粗糙,大多含有闪亮的云母,胎壁也较厚实,明代后期时大彬开采到了位于黄龙山浅表层的五色共生矿,将其制成五色共生壶,自然矿共生在一起,二种以上或三五种甚至七八种不等,成页岩状的都称之为共生矿,但最珍贵的、最精彩,也是比较难见到在一寸之厚度左右,甚至更薄一些的矿层里面能夹五种以上或者更多的共融矿,称得上标准的五色共生矿,传世之明代壶,多以五色共生壶为主。
技艺手法:
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期时时大彬,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在成形技法方面,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
明代:
五色共生壶
清初:
清中期
约公元1796年-1861年一般我们所说的清中期也就是指嘉庆开始到咸丰为止,由于那时期窑火已逊,虽然壶的胎骨硬,也因为壶质粗,壶色枯而不润泽,所以常上釉于表面加以装饰,而此时选料筛土较为仔细,段泥:金黄色底泥中夹杂着墨色和赭色颗粒,其间还含着微透明状的鹅黄颗粒,看起来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状。红紫砂(泥):泥中夹有少量淡墨色和鹅黄颗粒,胎骨较为松散,泥光艳,色带海棠红,有膏冻之质感。嘉道之时之紫砂,色泽调配较多,无论泥色为黄,褐,紫,其中均夹杂大量之黄颗粒,故养成后质感细腻,惟光润感略逊明末清初之紫砂.
技艺手法: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所以壶胎厚薄均匀,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


86#
发表于 2018-11-30 09:18 | 只看该作者
清末期
约公元1862-1911也就是同治到宣统。此时紫砂胎土之发展,更趋向多元化,调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时才开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铁锈之结晶,白泥之传世品,如王东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时稀有之物,紫泥中与红紫泥中隐含之黄颗粒较清中期少,朱泥色红不如清中期之色娇艳,质感也较清中期差。
民初
约公元1911-1938年,民初之时,以20-30年是紫砂蓬勃兴盛之期,除了知名艺人所作之紫砂壶,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旧之紫砂品。此时紫泥的胎土,若为名工所做,则泥质优,养之变化快,胎骨坚硬,光泽温润.若是一般普通之壶,则色泽枯燥未脱砂土之气,需养时日久,方可展现出润泽的质感。朱泥壶则胎骨干而色暗红,不若前时之鲜艳。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夹杂大量的黄粒子与少许赭色和淡墨色颗粒,比清中期的段泥土胎中的颗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时的坚实。

87#
发表于 2018-11-30 09:20 | 只看该作者
解放后
约公元1950年-1965年。1952年底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5年重新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紫砂厂。这时期仍秉持传统之法锤炼,因此泥胎也比较干涩,这时期除了传统型器,也为了延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因此也就生产了许多的水平标准壶。其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香港,日本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也有少数壶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1960年代之后。一般六字章多是中国宜兴早期的,日本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墙多较短。

88#
发表于 2018-11-30 09:21 | 只看该作者
文革时期
1966年-1977年。文革时期由於烧窑温度不高约在800-900度,所以基本上色泽较浅,且土胎较为松散乾涩.其中以1965-1968的水平壶土胎极佳,延用1930至1950年间养息未用之泥料。第一批於1965年出厂,有红土及紫砂两种,红土必为六杯,紫砂必为四杯,但因红土的压缩比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样大小。第二批於1985年出厂,偏橘子色且粉胎,土胎较差。第三批於1990年出厂,因开挖年糕土,或称猪肝红,因而土胎再创第一批的高潮,制壶多以造型小品为重。同时期也生产五形壶,泥料为六十年代小红泥,但土胎颜色偏红橙,未泡养前及呈现油光且砂感较为明显。

89#
发表于 2018-11-30 09:22 | 只看该作者
70末80初
1978年-1984年。78-79年,这时期大部分的泥料,所含带鹅黄颗粒较多,养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称绝品,80-84年,泥料中除了少量的黄颗粒外,还夹杂了大量的黑细沙般的粒子,台湾人称为芝麻砂也就是一般说的甲子土,而82年由第三地转运及渔船交易已大量进入台湾,当时以便宜的商品壶为主,(俗称82小品)因贴有椭圆形MADE IN CHINA标签也称绿标或鸡蛋标,这时的壶作工算不上精细,但土料绝佳。
70末:
80初:

90#
发表于 2018-11-30 09:23 | 只看该作者
80中末期-90初期
1985-1992。1985年后多是拼泥,且由中央供土,虽保有紫砂土透气圆润的特性,却少了作者在土胎方面的独创性,这段时期的紫砂胎土较暗,泡养后呈暗紫色,容易成为壶友们心中的“紫砂”壶,这段期间的红土则颗粒较大。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0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