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小宝儿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春、大集玉、大传炉——我和“厂壶”有个约会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3-6-18 14: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
发表于 2013-6-18 15:4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有感
18#
发表于 2013-6-18 1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人玩土 于 2013-6-18 18:37 编辑
小宝儿家 发表于 2013-6-18 12:35
弟没有一棍子打死当今的泥料~个人只是喜欢以前厂壶用的泥料,比较实在,而且一厂用的泥料处于特供地位,泥料 ...

首先我很认同兄弟对现在市场的感慨。现在新壶市场确实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但是老壶市场,更乱。这需要足够的眼力,才能把这老壶玩好。
兄弟既然说到了泥料,我我也来指正一下兄弟回复中所提到的几个误区。
首先,我也认可厂版壶的泥料,有它的独特之处,但是并非向兄弟说的那样高高在上
回顾历史:
第一当时一厂是没有矿料开采权的,一厂的矿料只能向从事开采矿石的单位购买,再进行炼制和调配。
第二当时丁山也并非只有一个黄龙山四号井出产矿料。有黄龙山矿区主要是有黄龙山 青龙山 台西村 甲泥矿三个矿段组成的综合性大型陶土矿床。第二还有 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主要露天嫩泥矿区。所以不是说只有四号井这一说法。
第三  在抛开成品泥为了防止发霉的情况下加入钛酸钡的前提下。一厂著名的 拼紫泥系列 还有黑xin  墨绿泥 民国绿 这类泥料,并非纯天然的矿料,这些都属调配泥,现在叫做化工料。但是化工料是否对人体有毒至今没有权威的检测报告。
第四  当时一厂做的那些出口赚外汇的,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厂版商品壶系列,据我的了解那些壶的泥料并非属于一厂上乘的泥料,充其量相当于现在的优质商品泥而已。但是厂版中有些壶的泥料还是有可玩性和一定的稀缺性。但是这类壶一般出现在现在所谓的高端回流名家壶里面。但是这类壶的数量在当时厂版壶总数量中所占到的比列很少。厂版不缺精品,但是绝大部分的都是商品壶,和现在的精工不能同日而语,玩过厂版的都应该有体会。
第五 一厂的隧道窑,按照你所述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推板窑,隧道窑不是关键,关键是重油才是关键。不同材质烧出来的壶有不同的效果。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厂版的壶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沉淀,基本已经把窑火味降下去了。
第六造型 装饰 这些都是个人审美层面上的东西。没有标准可言。所以不想讨论。
闲人总结:厂版壶承载是文化和历史。时间一去不复返。如果过度的商业化的东西去包装,去修饰。那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自从紫砂风暴后,市场的卖点逐渐在玩泥料这个概念,玩泥料的同时同时能兼顾形体美学那才是正道。
文化不需要过渡的包装,更需要的是默默有序的传承。
理性玩壶 如果您爱壶,那您就不要这样过渡的商业包装
学术交流不伤和气,兄弟
以上言论仅代表闲人所扮演的闲人言论,和闲人本人无关。



点评

兄说得好,过度的炒作和吹捧,并不是好事,虽然厂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出了不少精品。  发表于 2013-6-26 17:43
说得好,该给厂壶降降温了,以前的普通商品现在夸得有点太过了  发表于 2013-6-23 10:52
拜读!  发表于 2013-6-20 08:5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9#
发表于 2013-6-18 18:32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闲人兄的言论,但不代表本论坛“喵了个咪的”这个ID……仅代表我自己……喵呜~~~!!!
20#
发表于 2013-6-18 18:37 | 只看该作者
都说的好
21#
发表于 2013-6-18 2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花猫 于 2013-6-18 23:12 编辑

求同存异才能共同前进,LZ和闲人二位的的观点都有可以互补的地方。
有几点给二位参考下:
1、一厂在存续期间,并未使用过红卫料。
2、一厂窑烧,是
54米隧道窑窑程的关系,和燃料关系不是绝对的,最起码80初中(81-83),一厂是使用煤饼作燃料,因此,早期壶不足温的比例相对于后期要高出不少。重油,和柴油啥的也没一毛钱关系。
3、贴的这只报春,确有值得商榷之处。
22#
发表于 2013-6-18 2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人玩土 于 2013-6-18 23:48 编辑
老花猫 发表于 2013-6-18 23:02
求同存异才能共同前进,LZ和闲人二位的的观点都有可以互补的地方。
有几点给二位参考下:
1、一厂在存续期 ...

猫版,补充的得体。
既然是论坛,就要补充百家争鸣,求同存异相互互补。我对隧道窑这块确实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年级小没经历过这一时代,只听老人说起过。
但是对于自然降窑火味这到到时亲自经历过,家里做茶壶生意有二十于年,卖不掉的库存时间长了放到现在确实和以前出炉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还有我也没有说一厂使用了红卫料,我只是阐述宜兴有几个矿区。厂壶不是我的菜,我看不懂,但是我尊重厂壶,毕竟是一种历史遗留下来地文化。

点评

自然降窑火味是一定的,老壶就算不用火气也会逐步退却  发表于 2013-6-19 00:02
23#
发表于 2013-6-19 00:04 | 只看该作者
厂壶,最大的特点(卖点)是:不可复制!至于什么艺术性,实用性。。。这些性我不懂。,现在的自行车,先进漂亮,价格也可以高到你不相信,但,当年的凤凰,永久,甚至红棉。。单车,现在再先进的工艺,就算是神30上天,也无法复制的了,!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头。。。

点评

这个贴切,很形象  发表于 2013-6-23 17:07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宝儿家 于 2013-6-19 15:28 编辑

首先,非常感谢版主及各位大大们对我这个新人粗浅论点的关心和指点,拙弟受益匪浅,也赞同版主的论点;第二,关于本帖,只是拙弟我近期玩壶,心血来潮,抒发心中爱壶之感,点到为止,不曾想闲兄有此雅兴,点滴指教,在下感激不尽;再次,闲兄既然说我是厂壶中毒者并一棍子打死现在的泥料在先,而论点又有误人子弟之嫌,最后又语厂壶不是兄之的菜,这着实让拙弟摸不着方向,但是,我还是对闲大的论点说说自己看法,如有不正,也请不吝赐教。

第一、一厂所用泥料处于特供地位,是由江苏省宜兴陶瓷原料总厂(俗称泥料总厂)统一配送提供的。不论是一厂当年所用的泥料,还是后来的二厂、三厂等所用之料均由泥料总厂统一按计划等级发放的。另一方面,泥料总厂所特供的紫砂必须是陶土层中的紫砂,这就保证了紫砂的原矿性,非夹杂着外山料。

第二、我不否认兄所列举的几大矿区的存在性。我以为,我们所喜爱的早期壶,年代上至50年代,下至90年代初,其中尤为受追捧的当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早期一厂所做的壶,而这时期的制壶泥由当时泥料总厂在黄龙山整个大矿区中精挑细选的精华紫砂料。台西村夹泥矿,是在90年代中末期黄龙山好料供不应求,而紫砂市场又火爆的情况下进入了历史舞台,其原来只是用来制作花盆等粗陶的主要矿质罢了。至于青龙山,恕我直言,那是江苏省国营丁山水泥厂所在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宝儿家 于 2013-6-19 15:29 编辑

续前(只为了让大大们看起来舒服一些,太多文字看的眼睛会比较酸)

第三、或许是闲兄一时激动的手误,又或者是我才疏学浅,我就当是碳酸钡了。碳酸钡更多的作用在于防止成品泥料的水分挥发流失过快而直接导致僵结块状硬化。而闲兄所说的发霉,私以为,发霉等同于天然陈腐,陈腐的制壶泥和砂之间更粘稠,砂质也更趋于松软,使得矿料中杂质更容易分离去除,对制壶不是更有利吗?那为何还需要防止其发霉呢?至于钛酸钡的作用还请闲兄指教一二。

一厂的矿料的确有拼配,也的确在紫砂料中添加金属元素,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承认的。但这是矿物性的化学元素,和现今人工合成的化学着色料应该是两个概念吧。早在清中期就已经使用氧化铁、氧化钴等金属色素,民国以来这种色素的使用也愈加普遍了。私以为,前人的“拼”是做壶者根据自己的创意,在不同的本山(黄龙山)紫砂矿泥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进行混炼,反复提取精炼从而配制出自己意想的泥色吧,这和现在把依赖化工元素调出的本不属于紫砂的杂泥,概念是不同的,这种泥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紫砂泥了。

第四、计划经济时代紫砂行业分工明确,是由泥料总厂统筹分配泥料,一厂、二厂、三四厂等负责制壶,宜兴进出口陶瓷公司统一销售赚外汇。首先,泥料总厂所供泥料是100%原矿土,不掺入外山料,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最明显的就是90年代中末期黄龙山好料不足的情况下,原用于制作花盆等粗陶的台西村夹泥矿进入了泥料总厂的采矿范围内。其次,兄所说的“精工不能同日而语的,出口赚外汇的,现在流行的厂版商品壶系列”只是由陶瓷公司当时统一销售为了创外汇的,其中除了一厂壶外,还不乏二、三、四厂,甚至个人制作的,这就需要玩壶者、爱壶者们细细区分了。


点评

第四点很精辟,完全赞同。  发表于 2013-6-19 22:54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宝儿家 于 2013-6-19 15:30 编辑

续前(只为了让各位大大们看起来舒服点,太多的文字看起来眼睛会比较酸)

第五、1973年一厂筹资29万建造54米隧道窑,被奉为官窑的原因在于:
1、窑大,装载的壶品多,用的又是重油,保证了窑火重;
2、油在高温中会有油气产生,而油气融合在高温泥土里产生的各种化学、物理变化我认为是很难掌控和预期的,况且实物也证明同一时期同一泥料经当年重油窑烧制,和经电窑烧制出品的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3、一厂窑从进窑到出窑所需烧制时间在28小时以上,而电窑推板窑烧制时间只在18小时左右,就如同煲汤般,是细火慢炖的汤好喝,还是急火出锅的好喝呢?
4、窑,是紫砂壶成型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不可否定的。我们尊重不同窑,不同历史时期的紫砂成品,每个时期的窑总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我的实践发现,一块好的泥料,用电窑推板窑去烧,成品总感觉手感生硬,甚至有些为了颜色反复入窑,多次烧造,到最后出现结晶度过高的情况,这些专业性实在太强,弟的知识也十分之有限啊
正如我所说,窑,是紫砂壶成型的至关重要一步,可以说紫砂壶是“土与火的艺术结合”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并没有“过渡的商业包装”,只是将自己的玩壶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每个人论点各有不同,只是分享自己的论点罢了,这就变成所谓的“商业包装”了?包装什么?论点吗?喜欢厂壶的人多的是,很多人也乐于分享自己所收藏的厂壶,拙弟也乐意拍下自己收藏的厂壶与大家分享,只是,这算是“商业包装”厂壶吗?

以上只是拙弟的肤浅分析,这只是交流罢了,仅代表拙弟在此的观点看法,各位大大
27#
发表于 2013-6-19 23: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很有道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23: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仁兄赞许!
29#
发表于 2013-6-21 00:3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认真看完,挺精彩。观点不同,辩不明的。相同的都是爱壶之人
30#
发表于 2013-6-21 12:52 | 只看该作者
没见过几把厂壶,见过的都觉得粗糙,还是喜欢现在的作品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8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