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218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指点龙山名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9 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乔兄指教要放在这个版块,再贴一次,请各位老手行家细细批点。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4:54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家扔砖,不怕沉重。只望各位多给几句具体点的批评
3#
发表于 2008-8-29 17:45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把不是龙山名砂

龙山名砂这个名词是80年代才开始用的,之前是没有这个名词的

个人估计是台湾同好给某种调配的泥品添加的名词,非单一原矿

我发一些龙山名砂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
发表于 2008-8-29 19:4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中
5#
发表于 2008-8-30 10:18 | 只看该作者

龙山名砂:"产於江苏宜兴黄龙山矿区·二龙桥矿段,正位於“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数十年来,矿工及陶人皆以为绝灭之泥矿,竟尔於开路造桥时忽尔发现,旋即轰动整个丁蜀,人人竞相掘之,竟於短短数日内以“全手工”将整个山坡铲平,故,当地矿工谑呼之“降坡土”!明季文人谓之“龙山名砂”!"

网上搜来,不知对否。

6#
发表于 2008-8-30 11: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mwest在2008-8-30 10:18:43的发言:

龙山名砂:"产於江苏宜兴黄龙山矿区·二龙桥矿段,正位於“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数十年来,矿工及陶人皆以为绝灭之泥矿,竟尔於开路造桥时忽尔发现,旋即轰动整个丁蜀,人人竞相掘之,竟於短短数日内以“全手工”将整个山坡铲平,故,当地矿工谑呼之“降坡土”!明季文人谓之“龙山名砂”!"

网上搜来,不知对否。

这个解释,至今只能说是一个传说罢了

今时今日的龙山名砂,可以肯定都是调配的泥料

7#
发表于 2008-8-30 16:28 | 只看该作者
偶有一把,难养,慢慢养!
8#
发表于 2008-8-30 21:52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因为调配后颜色贵重了,透气性差了
9#
发表于 2008-8-30 22:03 | 只看该作者
降坡泥应该不叫龙山名砂
10#
发表于 2008-8-31 07:49 | 只看该作者
泥料油性不错,可惜颗粒过于杂乱,做工又差,没有很好的体现泥料的特性.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0: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各位不吝赐教。龙山名砂之名,确如乔兄所言,是前些年才出现的。性质和降坡泥类似,应该是原矿泥料直接加工出来的。据说早些年这泥料热闹过一阵子,现在用的差不多了。因为不好往传统紫砂泥中归类,显得有些特色,但是也像降坡泥,未必属于什么上品好料。手里这把是请艺师做的,高温烧制而成,透气性不错,手里有这样料子壶的朋友说拿它泡生普,在下是基本只喝铁,就拿来泡铁,感觉还不错。
12#
发表于 2008-9-1 10:43 | 只看该作者

这泥料倒是有些老砂粗犷的性格,呵呵。

看似粗,实际上颗粒的种类还是比较简单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2: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点,学习了。艺师回答说窑温是1170,略高,养成时间要长些。和楼上壶友的说法一致。

14#
发表于 2011-7-2 20:30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3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