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8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陆羽茶具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9 1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Users\12551442\QQ\WinTemp\RichOle\5HQI@(C~U@YI_)F8IU}_NK3.jpg
 陆羽茶经中的茶具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籕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六个字的籕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撑锅子用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表示风,""表示火,""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炉的器具),作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jpg
籝,音盈( ying。又叫篮,又叫笼,又叫筥。是用竹编成的,容积五升 ,也有一斗、二斗、三斗的,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籝,《汉书》音盈,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汉书》说:籝,是一种竹器,可以装四升东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jpg
筥,音举( ju 。方者曰筐,圆者为筥。用竹子编制,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也有的先做个像筥形的木箱,再用藤子编在外面,有六出的圆眼。底和盖像箱子的口,削光滑。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jpg
炭挝,用六棱形的铁棒做,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握处细,握的那头套一个小环作为装饰,好象现在河陇地带的军人拿的"木吾"。有的把铁棒做成槌形,有的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3.jpg
火夹,又叫箸,就是平常用的火钳。用铁或熟铜制成。圆直形,长一尺三寸,顶端平齐,饰有葱台、勾鏁之类的东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5.jpg
鍑(同"",即锅)。用生铁做成。"生铁"是现在搞冶炼的人说的"急铁",那铁是以用坏了的农具炼铸的。铸锅时,内面抹上泥,外面抹沙。内面抹上泥,锅面光滑,容易磨洗;外面抹上沙,锅底粗糙,容易吸热。锅耳做成方的,让其端正。锅边要宽,好伸展开。锅脐要长,使在中心。脐长,水就在锅中心沸腾;在中心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锅,莱州用石做锅,瓷锅和石锅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坚固,不耐用。用银做锅,非常清洁,但不免过于奢侈了。雅致固然雅致,清洁确实清洁,但从耐久实用说,还是铁好。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7.jpg
交床,用十字交叉的木架,把中间挖凹些,用来支持锅。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9.jpg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让一头的一寸处有节,节以上剖开,用来夹着茶饼在火上烤,让那竹条在火上烤出水来,借它的香气来增加茶的香味。但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难以弄到这青竹。有的用好铁或熟铜制作,取其耐用的长处。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8:10 | 只看该作者


 纸袋,用两层又白又厚的剡藤纸做成。用来贮放烤好的茶,使香气不散失。
  
  


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碾槽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翻倒。槽内刚放得下一个碾磙,再无空隙,木碾磙,形状像车轮,只是没有车辐,中心安一根轴。轴长九寸,宽一寸七分。木碾磙,直径三寸八分,当中厚一寸,边缘厚半寸。轴中间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圆的。



拂末(扫茶末用),用鸟的羽毛做。




罗、盒,用罗筛出的茶末放在盒中盖紧存放,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罗用大竹剖开弯屈成圆形,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制成,或用杉树片弯曲成圆形,加上油漆。盒三寸,一寸,底二寸,直径四寸。
  





则,用海中的贝壳之类,或用铜、铁、竹做的匙、策之类。"则"是度量标准的意思。一般说来,烧一升的水,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如果喜欢味道淡的,就减少茶末;喜欢喝浓茶的,就增加茶末,因此叫"则"。
 


水方,用翚、槐、楸、梓等木制作,内面和外面的缝都加油漆,容水量一斗。
  



漉水囊(滤水工具),同常用的一样,它的骨架用生铜铸造,以免打湿后附着铜绿和污垢,使水有腥涩味道。用熟铜,易生铜绿污垢;用铁,易生铁锈,使水腥涩。隐居山林的人,也有用竹或木制作。但竹木制品都不耐用,不便携带远行,所以用生铜做。滤水的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又做一个绿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个装起来。漉水囊的骨架口径五寸,柄长一寸五分。
  


瓢,又叫牺、杓。把瓠瓜(葫芦)剖开制成,或是用树木挖成。晋朝杜毓的《荈赋》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瓢。口阔、瓢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士对他说:"我是丹邱子,希望你改天把瓯、牺中多的茶送点我喝。"牺,就是木杓。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用银包裹两头。
  




    鹾簋,用瓷做成,圆形,直径四寸,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坛形,装盐用。揭,用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这种揭,是取盐用的工具。
  
  

熟盂,用来盛开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认为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认为)完全不是这样。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毓《荈赋》说的"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合盛茶。
  



畚,用白蒲草编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纸帕,用两层剡纸,裁成方形,也是十张。



札,用茱萸木夹上棕榈皮,捆紧。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榈纤维,像大毛笔的样子(作刷子用)。


涤方,盛洗涤的水和茶具。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样,容积八升。


滓方,用来盛各种茶渣。制作如涤方,容积五升。
  



巾,用粗绸子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茶具。
  


具列,做成床形或架形,或纯用木制,或纯用竹制。也可木竹兼用,做成小柜,漆作黄黑色,有门可关,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其所以叫它具列,是因为可以贮放陈列全部器物。
  



都篮,因能装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编成,内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一道窄篾作纬线,交替编压在作经线的两道宽篾上,编成方眼,使它玲珑好看。都篮高一尺五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底宽一尺,高二寸。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