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234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半日闲茶山行】倚邦古镇,脚印与新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5 13: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07:43 编辑

        有一款普洱茶,带有余音绕梁的至美。初识滋味,天然灵秀,口感鲜活,回甘长久,馥郁香气不散不退。舍主风将这款普洱茶,与茶室同命名为“半日闲茶”,多少珍爱欢喜在其间。
        此次茶山行,茶人悉心安排前往古六大茶山的倚邦,这便是“半日闲茶”的故乡。普洱茶名重天下,翻开其厚重历史,倚邦是“京师尤重之”的一页。于是进山之前,一行人走上了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倚邦古镇。

        在历史记载中,倚邦在明代称为“磨腊”,傣语意为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是清中前期贡茶和官茶的采办地。倚邦街是山顶上的街市,是马帮到这里驮运茶叶时必须停靠的一个驿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出了一条条承载经济文化的大道——茶马古道。据传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倚邦山上贡茶奇,皇帝老儿也着迷,好茶长在倚邦山,好名出在易武地。”

        倚邦街上的石板大多参差不齐,可中间一道却铺着宽大的青石条。当时人称这条青石道为“龙脊背”,只有采办贡茶的官员才能踏上“龙脊背”,阔步而行。“龙脊背”受风霜侵蚀、雨雪冲涮,如今已不是笔直的完整的一条大道了。府邸石刻、大庙基台、柱脚石、带有汉文化影子的精美石雕,散在村子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就像历史退出时那样掷地无声。

        一破败房屋跟前,众人被一块刻有麒麟、葫芦的石雕所吸引。穿红衣的村民坐近一些,眼神警惕。北京客人袁大哥指着石雕开玩笑问:“这怎么卖的?”红衣村民吐字含糊,目光却足够坚毅:“这个一卖就是卖掉祖先。”

        我们离开倚邦古镇,离开最早的茶马古道,回望到村口一头印记斑斑的石狮子。三百年来,这雄狮守护着古道的一草一木,轻嗅着古茶的清香,见证倚邦付之一炬、辉煌散尽、历史尘封。

        普洱茶将历史陈韵留在了倚邦街的古道上。怀揣对倚邦古镇的不舍,一行人继续前行。在倚邦的国有原始森林里,一片叫做“半日闲茶”的叶子,正静待我们的片片足迹。
---------------------------------------------------------------
更多茶山行请关注:



2#
发表于 2015-5-15 13:18 | 只看该作者
- 07:43 编辑




3#
发表于 2015-5-15 13:35 | 只看该作者
- 07:43 编辑

此文可上CCAV


4#
发表于 2015-5-15 13:39 | 只看该作者
- 07:43 编辑



5#
发表于 2015-5-15 14:44 | 只看该作者
- 07:44 编辑




6#
发表于 2015-5-15 14:59 | 只看该作者
- 07:44 编辑




7#
发表于 2015-5-15 15:03 | 只看该作者
- 07:44 编辑

CCAV头条


8#
发表于 2015-5-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 07:44 编辑

卖掉祖先的事多去了.

9#
发表于 2015-5-18 13:26 | 只看该作者
- 07:44 编辑

感动 好文


10#
发表于 2015-5-18 15:51 | 只看该作者
- 07:45 编辑




11#
发表于 2015-5-19 09:02 | 只看该作者
- 07:45 编辑

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15-5-25 15:00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5:3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向大家学习。
14#
发表于 2015-5-25 15:42 | 只看该作者
休闲悠闲,优哉悠哉,大羡!
15#
发表于 2015-5-28 12:22 | 只看该作者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30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